本书为J.S.巴赫键盘乐经典《法国组曲》(BWV812-817)与《法国序曲》(BWV831)的权威学术版本。编定者参考柏林国家图书馆、维也纳音乐友好协会档案馆等机构收藏的11份原始手稿与早期印刷本,通过比对音符、装饰音、速度标记等细节,呈现最接近巴赫创作意图的净版乐谱(Urtext)。
本书通过详尽阐述广东汉乐发展的地缘文化背景、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广东汉乐名家与他们的传承成果,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了广东汉乐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作者系统地介绍了广东汉乐传承与发展的探研特征、探研价值、探研内容以及探研趋势,旨在为广东汉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钢琴概述;钢琴演奏基础知识;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钢琴演奏中的心理训练;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中国钢琴名曲演奏教学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高校钢琴教学概述;高校钢琴演奏技术教学;钢琴表演中的演奏技巧教学;钢琴表演中不同类型作品的演奏教学;钢琴演奏舞台表演与艺术呈现能力训练等。
俞逊发先生(1946-2006)是新中国著名的竹笛艺术大师,被学界公认为新中国第二代竹笛演奏的领军人物。上海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奏员,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俞逊发的竹笛演奏,技术高超、音色甜润、精准美妙。他善于博采众家之长,兼容了中国南北笛派的演奏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从艺45年来,他发明了20余种竹笛演奏技
本书涵盖了梁雷教授的音乐创作、学术研究以及跨学科合作的成果。书稿结构清晰,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收录了梁雷的各类文章、演讲、对话及创作说明,下篇则集中了学者们对其作品的研究与评论。
本书是一本专注于法语艺术歌曲的学术与实践指南,旨在帮助声乐学习者、钢琴合作者以及表演专业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这一重要的声乐体裁。书中通过对法语艺术歌曲历史背景的分析,结合诗词和语音的内容与特色,提供了对发音、语调及歌词意义的详细解析,帮助演唱者和钢琴合作者更好地掌握法语的语音特点,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并着重解读声乐与钢
本书为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分析基础术语运用解析研究”的成果,旨在系统梳理、归纳和提炼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分析术语。通过对宫调、旋律、曲体、节拍、音色、润腔等音乐形态的分析,结合经典音乐作品实例,本书试图构建一套完整、客观且具实操性的术语体系。
本书中探讨了音乐人类学的历史化转向,强调历史音乐人类学在音乐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历史田野”的概念,结合中国音乐研究的实践经验,展示了历史音乐人类学的“中国经验”。
《乐府传声》刊刻于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作者徐大椿在继承前代曲论研究基础上,观察清代前期演唱实践,对声腔演唱进行系统研究后写作而成。《乐府传声》在清代时便被视为曲学重要著作,也可视为我国第一部较系统论述声腔演唱之声学专著,它标志着中国乐论中声学研究已有独立的理论著述。本书采文献考证方法,依据中国古代音乐文献、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