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3)》是根据国家教委(1995)82号文颁发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书中重点介绍了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加工方法及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内容包括:金属切削原理及机床基础知识、常用的切削加工方法、典型表面的切削加工、光整加工、特种加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本书是以试题形式编写的一本培训教材和参考工具书,内容连贯,系统性强,资料性强。控制仪表分册分7大部分,包括DCS,PLC,ESD,数据通信、自动控制系统、信号报警与车锁系统,共收录试题902道。本书适合仪表工培训,也可供从事仪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主要讲述机械行业中对各种非电量的测量方法。本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按照对信号的检出、中间变换和显示的过程,系统介绍了信号和测量系统的基本概念、必备的理论知识、常见的中间变换电路和仪表的工作原理;第二部分讲述了常见参量(力、压力、速度、加速度以及温度等)的测量方法和较为典型的实例。 与其它教材相比,本书有以下特点
《现代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教程(第2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现代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教程(第2版)》是为适应新世纪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编写并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现代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教程(
《实用分析仪器检修手册》是作者在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所撰写的又一本实用的常用分析仪器的检修方面的专著。《实用分析仪器检修手册》较详细地介绍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极谱仪、气相色谱仪、现代液相色谱仪、质谱仪、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仪器的结构原理、使用和维修方法,还详细介绍了上述
本书包括机械零件设计概述,机械零件的强度,摩擦、磨损、润滑,螺纹连接,带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机械传动总论、轴等方面的习题。
本书是根据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1995年5月3日印发的《教育司〔1995〕82号》通知,关于《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适用)中“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Ⅱ(热加工工艺基础)”部分的指导精神编写的。内容包括:铸造、锻压、焊接、毛坯选择与质量检验四章及实验指导。各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 本教材可作为
本书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教材。与传统的相关教材相比,本书对材料基础理论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和补充。全书注重对必要的工程材料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阐述,做到由浅入深,兼顾原理与应用,重点突出了材料工程应用方面的知识,加强了对工艺方法的分析比较,扩增了工程材料的失效、选用与设计方面的内容。
《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内容包括:液压元件(泵、马达、缸、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逻辑阀、比例阀、伺服阀和辅助元件)的结构原理、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气动元件及气动回路等。主要内容同时配有多媒体电子教案。 《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
本书共分17章,内容包括:国际单位制、常用数据、标准代号、机械制图、材料、螺纹、滚动轴承、联轴器、表面粗糙度、电动机、滑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