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浪潮催生的数字社会形态引起社会政策学界、业界乃至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深度探讨。
本书共10章,具体内容包括招聘、甄选与录用管理概述,员工招聘的前期工作,招聘计划的制订,招聘广告的撰写与发布,招聘渠道的选择,招聘简历的筛选方法,笔试与心理测验,面试与评价,录用、入职与试用期管理,招聘评估与总结。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用书教师可登录人邮教育社区(www.ryjiaoyu.com)在本书页面下载所需
本书按照调查研究过程的一般步骤编写,分为社会调查的社会、构想、方法和报告撰写四大部分,共十三章。本书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实操性,本书在系统介绍社会调查理论的同时,引用了大量的调查经验和案例来充分展示理论的应用场景;二是思政性,本书案例丰富,在示范案例的同时实践课程思政的理念;三是前沿性,本书除介绍常规的社会调查内容外
本书讲述:今天,我们对浪漫爱情有了一种革命性的新观点,一种乐观且实际的观点。它以科学为基础,揭示了爱对生存的至关重要性。爱远非深不可测,而是具有逻辑性和可理解性的。不仅如此,它也具有适应性和功能性,它还具有延展性、可修复性和持久性。简而言之,我们现在有理由相信,爱是“有意义的”。在本书中,当今举世公认的家庭治疗大师苏·
本书讲述:在幸福度调查中排名前三的“北欧幸福国度”丹麦,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被选为“国际竞争力Top1”(2024年排名第三)。人口不到600万的北欧国家,为什么能拥有4家世界500强企业,成长为高效率的商业国家呢?常驻丹麦的本书作者针贝有佳采访了丹麦商务人士,发掘他们高生产效率背后的秘密。丹麦人利用数字技
本书进行了创新突破,将人格、社会与情境进行结合,引入认知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商业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从现代实验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行为的可预测性和一致性,同时尝试调和常识与社会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启示之间的矛盾。本书从多个角度对情境和人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1)促进或抑制行为改变的因素;(2)人们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解释
《人际传播教程》对人际传播的理论、历史、范式、流派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同时关注了当前人际传播、人际交流领域的前沿成果,比如新媒体、新技术、新时代对于传播的影响,拓宽学生思路。尤为重要的是,本书既有国际视野,又极富中国本土特色,将中国文化与社会的特点,融入书稿中,能够帮助读者认识人际传播、提高人际传播能力,为读者提供一个全
本书内含14篇文章,其中13篇为学术论文,1篇为调研报告,所有文章的经验材料均来源于笔者近四年来对全国十余省、市、自治区的实地调研。本书的主要目标是揭示我国乡村社会近10年来的新变化。作者通过大范围的实地调研发现,行政下沉与资本下乡是近10年来推动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在这两重力量的推动下,中国乡村社会的治理生态
改革开放后,中国式现代化加速推进,人口流动空前频繁,大规模移民潮涌现,其中大量移民为生存和发展而移居城市,成为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一个极具活力的社会群体——城市新移民。他们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但在迁移中,不同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碰撞所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使得这一群体融入城市不
本书为华中师范大学主编的中国农村研究辑刊。本卷为2024年卷第3辑。书稿分为6个专题,第一个专题性别研究论文两篇,主要以印度村庄潘查亚特组织为例,研究课印度村庄中性别对村庄治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乡村环境治理研究有论文3篇,以山东、广西和四川省三个案例对农村环境整治规划以及水源保护等做了深入分析;乡村治理现代化精准扶贫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