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曾与塔林大学首任校长、人文学院教授瑞恩·罗德邮件往来,探讨“现代人的自我”。在鲍曼眼中,自我是理解人类存在处境的关键词,也是我们每个人存在于世界的一种切身状态。某种程度上,“现代史”是一部“自我”的历史。在本书中,鲍曼与罗德全面探讨了“自我”这一热门话题,详细描述了21世纪定义“自我”的文化、
统计学的书已经够多了,为何还要再来一本?更何况,作者还不是统计学家! 统计学家很友善,统计学很有趣,但是他们想解决的难题和你想解决的难题不是一码事。事实上,我们将在本书中看到,很多时候,他们针对他们的难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往往会使你的难题变得更加不可解决。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统计学家的任务是确定参数估计与总体推断过程中
齐格蒙特·鲍曼被誉为“后现代性预言家”“流动的现代性阐释家”“液态现代世界提出者”,是当今时代研究现代性问题的著名思想家、理论家、社会哲学家。本书主要从六大方面阐释鲍曼现代性思想的形成渊源、变化演进、最终集成及其理论贡献和现实启示。第一章,主要叙述鲍曼理论的现代性题旨。从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的角度,全景式概要性地介绍鲍曼
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和进步贯穿于社会科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当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影响,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也随之迎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决定出版《社会研究方法评论》(SocialResearchMethodsRe
本书首先介绍图论及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进而对典型的机器学习算法如线性回归、聚类算法和分类算法,以及代表性的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对抗生成网络等)进行基础性介绍,最后从网络基本理论(三元闭包、聚集系数等)出发介绍了强关系和弱关系的应用和联系,从选择和社会影响两个角度阐述了同质化的形成原理,并且阐
本书以中国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吴泽霖为中心,通过描述其知识生产的个人史背景、社会学中国化的努力、西南民族研究的多样范式、民族学博物馆实践与种族研究等,对吴泽霖的学术与人生进行全方位阐释,以小见大,分析近代“西学”传入中国后遭遇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问题,以此来呈现民国以后中国社会学和民族学研究的多样图景,为我们
平等、效率、公平(正义)等价值观,是理想社会所应当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是值得追求的。人们对于不同类型理想社会的构想和追求,往往与人们对于人性的不同判断和假设有关。本书分别介绍了18世纪及以前的欧洲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和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19世纪英国和法国的社会思想,以及19世纪德意志和俄国的社会思想。1819世纪的
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和进步贯穿于社会科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本卷共收集了鹦鹉秘授的社会学方法,也谈差序格局的经验测量,个体导向方法的理论缘起、实例引用及评述,误读与如何提问——韦伯理解方法论下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文化背景与受访者响应行为,因果关系计量方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改进
引用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统计数据和材料,彼得·鲍德温对美国和欧洲在经济、卫生保健、其他社会福利、犯罪、教育、文化、宗教、环境等方面进行了令人着迷的比较,描绘了一幅令人眼界大开的欧洲和美国的画像。对欧美关系感兴趣的人,或者只是对美国和欧洲社会好奇的人,都会对本书感兴趣的。
本书是一部带着知行合一的追求对风险社会进行哲学观察和思考的著作,对工业社会中的普遍主义必然性和形式化进行了反思,揭示这三个方面的追求造成的社会割裂,以及最终将人类领进了风险社会。 全书对人类陷入风险社会后出现的去等级化非中心化和个体性解构的趋势作出解读,认为其中包含人类社会根本性变革的隐喻,即工业社会在整体上正在遭到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