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宇观、微观和宏观三方面分别介绍一些关于现代物理学前沿发展的概况。大到宇宙的结构,其过去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小到组成物质的原子和亚原子结构;中间涉及极端条件(低温、高压、强电磁场)下物质所表现出的各种新现象和新规律。
本书一方面按照普通物理学的知识结构体系编排内容,另一方面注意避免繁琐的公式和枯燥的概念,重在介绍原理和应用,使读者既能体会到物理学的结构严谨、知识缜密,又能了解物理学在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科学实践等诸多方面的应用。全书共9章,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子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内容。
本书由以下五部分(共15章)组成.。1.界面相和表面结构(1-4章);2.薄膜中的缺陷和扩散(5-7章);3.薄膜的成核和长大理论(8-9章);4.金属、半导体、氧化物薄膜的生长和薄膜中的分形现象(10-13章);5.薄膜的制备和研究方法(14-15章)。
(1)注重基础性。针对大学非物理专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内容多而课时量少”的特点,对物理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提炼,并精选了内容。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阐述,做到了深入浅出,增加了典型例题,力争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2)注重结合实际。编者针对以往大学物理只注重讲授理论而忽视和生活相结合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
本书分为13章,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运动定律与守恒定律、刚体的定轴转动、狭义相对论、机械振动、机械波、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恒定磁场、电磁感应、光学等。
《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2版)(上册)》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实验中心和江苏师范大学物理实验室全体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综合了多年来使用原有教材的教师和学生的建议和要求,结合建设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过程中的教学实践编写而成。《高
《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2版)(下册)》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实验中心和江苏师范大学物理实验室全体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综合了多年来使用原有教材的教师和学生的建议和要求,结合建设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过程中的教学实践编写而成。《高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国内外高校学生普遍感到十分畏惧、难学的课程之一。其理由是:公式繁多、内容抽象。国内外著名高校常选用原书作为经典英文教材,其取材新颖、笔法灵活、逻辑性强。教材从矢量分析入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建立电磁模型,然后全面系统地阐述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具体内容如下:静电场、静电问题的求解、稳恒电流、静磁场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对理工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理工科类各专业(非物理类)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本课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則,通过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
《普通物理学》(第二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为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对现行普通物理教学进行尝试性改革编写而成的。普通物理学是一门很成熟的课程,通行的优秀教材不少,而且很久以来已形成了传统的格式,框架结构已相对稳定,改革的余地似乎不多。但是教学是创造性的工作,每一位教师的讲课都反映了他本人对所教内容的体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