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编者根据多年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经验编写,参照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第1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系统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的测量和误差理论、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实验仪器、基本操作技术,实验内容涵盖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研究性实验,此次修订调整了部分实验项目。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各
本教材实验项目的建设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对物理实验的需求为目标,采用基础测量、开放性探索实验相结合的模式,按基础实验篇、进阶实验篇,以及虚拟仿真与粒子物理实验篇等章节进行编写,教材包含实验项目56项。教材所编排的实验项目既能满足基础物理实验对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的培养,又能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协作能力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共七章,包括47个操作实验,系统地介绍了测量、有效数字运算、不确定度评定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全书按不同层次精选了17个基础性实验,8个综合性、应用性与近代物理实验,14个专
本书按照教育部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吸取目前高等学校大学物理实验的一些新内容、新思想,并结合我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编者多年的物理实验教学经验编写而成。本书将实验项目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本书除绪论外,共分为6章,
本书是根据《高等工科学校物理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我校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为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的发展而编写的.全书共五章,包括绪论、测量、误差及不确定度、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基本物理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本书定位于基础性基本物理实验.在基本物理实验中,加强了对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两方面内容的编写,对指导大学生
本书是在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现拟改名荆州学院)所编的物理实验的第4版的基础上修改编写而成。本书在修订过程中继承了第4版的特色,采取压缩经典、简化近代、突出重点的方法精选和组织内容。本书精选了力、热、电、光近代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新增并加大了组装式实验仪器的使用,如学生组装直流单双臂电桥;设计性实验教学,如热学设计性
本书是结合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物理实验室设备和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改编写而成。本书采取压缩经典、简化近代、突出重点的方法精选和组织内容,力求体现实用性。本书精选了力、热、电、光近代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新增并加大了组装式实验仪器的使用,如学生组装直流单双臂电桥;设计性实验教学,如热学设计性实验;现代传感技术在物理量测量中的应用
本书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编写,分为绪论,第1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第2章基础性实验,第3章综合性实验和第4章设计性实验。旨在使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后,能逐步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书可作为
本书是2023年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教材建设)。本书是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标为指导编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撰写规范、测量及误差处理理论、数据处理方法、基本测量方法、基础性实验、选作实验等。本次修订增加了一些与当前科技发展前沿技术和工业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实验项目,在编写过程中注重
本书是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原则,结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历年来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经验编写而成。本书的实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测量与误差”、“基本实验方法与技术”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基础综合实验,每个实验都安排了观察和测量的内容,第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