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讲述了大时代里的林则徐家族的往事,收录了青岛前世老照片——德国人拍摄的胶澳租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品的,规模宏大的一组历史丛书项目,是其100多年历史文化内容的培育与积累,共有30种图书。本套丛书内容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立足于历史与文明的思索,以时间轴展开对世界各地文明及人类历史发展变量的解读和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本书借用曹操《观沧海》为书名,探讨大航海时代西方天主教、中东穆斯林和明王朝的冲突与交流。例如:葡萄牙人首航中国的登陆地——屯门岛于今何处?16世纪全球贸易的中心——双屿(Liampo)究竟在什么地方?景德镇外销瓷通过什么途径运往欧洲,并对16-17世纪欧洲文明产生过什么影响?当然,本书并非仅限于考古
文化冷战:美国的青年领袖项目(1947-1989)
什么会让罗马人发笑?谁在笑?什么时候能笑,什么时候不能笑?谁在制定笑的规则和文化?笑在罗马人生活、权力和意识层面扮演了何种角色?本书既是一部“笑史”,又是一部罗马社会文化史。作者在广博的文学、历史学、心理学、语言学、考古学知识的基础上,以幽默诙谐但又不失严谨的笔触讨论了古罗马“笑”的关键主题——从开着玩笑的演说家、弄臣
斯廖兹金认为,事实上,犹太人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由人。他们传统上属于被称为“服务型游民”的社会人类学范畴,这是一个专门从事商品和服务交付的外来群体。斯廖兹金将人类角色按照其劳动分工宽泛地分为墨丘利—企业家少数群体和阿波罗—粮食生产多数群体,而“服务型游民”属于前者。自从现代时期曙光初露之时,墨丘利们就占据了中心舞台。事实上
《世道:改变历史的39条路》以深刻影响世界的“道路”为切入视角,对世界史进行剖析和解读。路是人类迁移的载体,在历史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许多重要的路:有民族迁徙之路,如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维京人远征;有贸易之路,如丝绸之路……如此这般,不胜枚举。人类通过这些路实现往来,或交流、或贸易、或争斗。
古希腊文明属于整个西方世界的文明之源,与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相比,大致晚了一两千年。但到公元前8世纪时,古希腊文明已然散发璀璨的光辉。古希腊人在其国土上,建立了数百个城邦国家,更向四面八方殖民。两百年间,古希腊城邦散布在爱琴海、爱奥尼亚海、亚得里亚海、黑海和地中海沿岸,西及西班牙,南至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