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比较译丛”系列丛书推出的第五本,新版“比较译丛”已初具规模,市场反映热烈。旧版“比较”译丛推出伊始,就出了《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第1版,是“比较”译丛主编钱颖一亲自推荐的经典经济学读物,观点历久弥新,值得推荐。
拉古拉迈拉詹(Raghuram G. Rajan)
1963年生于印度,199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9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教职。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印度财政部首席经济顾问、美国金融学会理事、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公司金融项目主管。2013年9月4日正式出任印度央行第23任行长。
路易吉津加莱斯(Luigi Zingales)
1963年生于意大利,1987年获意大利博科尼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罗伯特麦考马克企业家精神与金融学讲席教授。公司金融和公司治理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欧洲公司治理委员会研究员,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资本主义,或者更准确地说,自由市场经济,是人类创造的最有效的组织生产和安排分配的方式。的确如此,自由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给人们带来了滚滚财源,可是它们难以填补人们心灵的空虚。金融市场是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中最饱受争议和最不被了解的环节,比如,不久前美国的金融市场上发生了一系列丑闻,包括著名的安然事件,这些事情让许多人确信,金融市场其实是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的劫贫济富的工具。然而,本书的作者要坚持的观点是,健康的、竞争性的金融市场是创造商机、战胜贫困的一件利器。这是因为,金融市场哺育着新的经营理念,不断地推动“创造性破坏”的机制,不断地用新的、更好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组织来挑战和淘汰旧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组织。如果没有一个活跃的、有创造性的金融市场,整个经济将走向僵化和衰败。
风险投资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它为许多勇敢的创业者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这种情况在美国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在世界其他地区,包括像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人们却还是认为这种金融创新工具过于超前。至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情况则令人绝望:那里的人们哪怕是为了维持独立的生计而需要借区区几美元都很不容易。如果说,金融市场可以促进经济繁荣,那为什么它并没有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大力发展?为什么即使在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直到不久以前也还备受束缚?
从历史上看,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受到的束缚,并不是如马克思主义者所预言的那样,是由于它本身的缺陷,而是因为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系列良好的制度安排作为其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立和维护需要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这种政治环境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威胁,第一个威胁来自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了强势地位,还企图继续维持其地位。在世界各国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危险的既得利益集团,其中包括封建领主、大企业的业主、经理人和贷款人,以及工会组织。
第二个威胁来自庞大的贫困人群,他们是经济衰退时期的产物。市场竞争既然是一种“创造性破坏”,那就注定有人会遭受损失,失业的工人、破产的投资者、失败的企业主,都被抛到贫困人群的大军之中,在他们眼里,自由市场制度造成了他们的失败和贫困,这个制度的合理性值得怀疑。他们需要救助,而市场却不能给予,那么他们就转而通过政治途径寻求救助。
这两个方面的威胁,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工业家(或者说资本家)阶层,和作为贫困人群的失业工人,看起来彼此的地位极其悬殊,可是他们一旦在反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上结成联盟,就会首先在经济衰退时期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因为在经济衰退阶段,资本家更关心如何缓解市场竞争所带来的经营成本的压力,而不是去捕捉新的商业机会,而失业工人则很容易找到和他同病相怜的人,并且同仇敌忾地组织起来。资本家则打着服务贫困人群利益的旗号,并利用他们的政治组织,开始在敏感的市场经济的政治议题上大做文章。
在这种时候,政治家如果还要站出来倡导自由市场经济,非得有一点大无畏的勇气不可。资本家躲在庞大的贫困人群身后,要求约束市场竞争的破坏力量,面对这种复杂的形势,政治家们往往会选择妥协,他们也会赞成市场竞争带来了破坏性的消极影响,而不再强调破坏是创造的必要代价。此时会出现许多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行动,表面上是打着改进市场缺陷、避免未来经济衰退的招牌,实际上却是为了妨碍市场的有效运作。就这样,资本家破坏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中最有效率的体制,而大众则呆立一旁,茫然无知,不但不会抗议,甚至还要喝彩,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会因此受到损害。
因此,本书开宗明义提醒诸位读者,我们在过去几十年间所经历的繁荣、创新和商业机会的大量涌现,都应该归功于自由的市场经济体系尤其是自由的金融市场体系的重生。接下来论述的是本书的主题:自由市场经济的存在有赖于一个国家良好的政治环境,而在一个国家的既得利益集团中存在着强大的敌视自由市场经济的政治势力,所以,即便在发达国家,自由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延续也并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最后,本书会对近代历史上市场经济体系的兴衰过程和原因进行考察,并且就如何帮助自由市场经济获得政治支持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我们刚刚经历了近代以来最长时间的经济繁荣时期,同时目睹了一些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失败的过程,现在来担心自由市场经济的前途似乎显得杞人忧天。或许如此!然而俗话说福兮祸之所倚,最近发生的上市公司丑闻,金融市场给经济发展造成的剧烈波动,以及严重的经济衰退,已经加深了许多民众对于市场体制的怀疑。此外还出现了很多令人担心的迹象,从极右势力恶意的反移民宣传,到新左派的反全球化抗议活动,到世界人口和科技的剧烈变化所引发的许多新型的社会矛盾。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明白,自由市场体系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取得优势地位,并不是经济发展必然要达到的顶点,也不是社会历史的必然结局,而完全可能只是一段插曲,过去的历史曾经留下过这方面的教训。自由市场经济体系要持续下去,就必须在政治上获得支持,为此,我们必须反复地、大声地向世人宣传,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好处究竟在哪里,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和弥补市场经济体系的缺陷,从而捍卫市场经济体系,这正是本书写作的目的。
本书开头的章节,将阐释竞争性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好处。而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金融市场恐怕是最知之不详、最饱受非议,却对于国家竞争力影响最大的一个市场了,这个市场同时也是对国家的政治风向最敏感的部分。而且,在过去三十年间,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所发生的若干重要变化都源自金融市场的改革。由于这些原因,也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代表性特征,我们把研究的重心放在金融市场上。
我们先来看两个实际案例。第一个案例来自某个根本不存在的金融市场穷国,另一个来自金融市场非常活跃的发达国家。很多时候,人们指责金融市场完全是为有钱人服务的,然而我们的第一个案例指出,如果穷人没有取得融资渠道,他们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恐怕完全没有指望。而如果要让穷人得到融资渠道,金融市场就必须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充分的竞争。有了充分发展的金融市场的支持,一个人能否在经济上取得成功就只取决于他本人的志向和才华,我们的第二个案例就是明证。
案例一:贾伯拉村庄的制凳工人
如何为穷人提供信用?在这个问题上默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先生——格莱珉银行的创始人应该是权威。在他的自传里,尤努斯讲述了当年他是如何认识到金融活动的重要性的。那时,尤努斯是孟加拉国一所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当地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令他触目惊心。于是他步出象牙塔,深入郊外的贾伯拉村去考察当地人的生计。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以制作竹制板凳为生的年轻母亲——索菲亚贝甘(Sufiya Begum)。
索菲亚告诉尤努斯,为了制作这些竹凳,她每天需要大约22美分来购买原材料,可是她一无所有,只能向销售竹凳的中间商借钱。作为借款的代价,索菲亚必须把她制好的竹凳按照既定的价格卖给这些中间商,最后留给她的报酬仅仅是2美分。尤努斯惊呆了,他写道:
我看着她又开始了工作,褐色的双手穿梭在竹片之中进行编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孩子们长大以后又能打破这种贫困的循环吗?索菲亚的收入连给她自己糊口都不够,怎么能让她的家人得到温饱,又怎么能供她的孩子们上学呢?索菲亚没有这22美分,就不得不落到中间商的控制下,不得不以一天的辛劳换取2美分的微薄收入。如果穷人能获得融资,她就可以把自己解放出来,把自己的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但是那些中间商却要保持对她的控制,不愿意让她得到融资。就是因为没有这区区的22美分,索菲亚的劳动被他人占有了。
金融市场的极端落后,其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区是见怪不怪的事情。再看看一些发达国家里金融革新正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使人不免有天上人间的感觉。我们的另外一个案例发生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