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懦、畏惧,自闭症男孩康纳抱着只猫玩具,拒绝与外界交流。詹姆斯医生用游戏室为他营造了一个绝对安全的空间,不主动交谈,只作出回应,一切都由康纳主导。“这里一切由你做主”的“被动倾听疗法”渐渐生效,从“狗死了,猫知道”,到对红颜料的剧烈反应,到画“地毯下的男人”的图画故事,再到喃喃说着“月球上的三棵树”……康纳越来越有自信,沟通趋向积极主动,他的病因到底是天生自闭还是精神创伤?这和康纳妈妈知名作家萝拉讲述的充满想象力的自身经历有何关系?故事扑朔迷离,充满悬疑,读到最后,你会发现原来一切源自一个惊天的秘密……
苍白瘦弱如幽灵的九岁自闭症男孩康纳出现在詹姆斯医生面前。
他怀里抱着玩具猫,腰上缠着绳子,怯懦、畏惧、排斥一切,
除了发出金属“咯、咯”的声音,只会说“猫知道”。
在与康纳的母亲——知名小说家萝拉的会谈中,
詹姆斯被萝拉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以及富有魅力的讲故事方式所吸引。
她是一个谜一样的让人看不透的女人,
将詹姆斯拉入虚幻与真实界限模糊的世界。
治疗逐渐生效,康纳变得越来越自信和有安全感,
“狗死了、猫知道”、“住在地毯下的男人”、“月球上的三棵树”……
一系列线索断断续续从康纳口中传递出来。
悬疑、迷惑、不解……到最后真相大白,
詹姆斯终于得知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事情远远不是康纳得了自闭症那样简单……
“爱的奇迹天使”桃莉海顿神秘而充满想象的又一力作,
悬疑小说的框架表象,隐藏着对孩子心灵疗愈的本质。
桃莉·海顿被美国教育界誉为“爱的奇迹天使”,
她以好奇心、慈悲心、永不放弃的心,一次次叩开孩子的心门,
每个故事都来自真实人物奇迹般的成长和改变,
作品译成30种以上的语言,影响了世界亿万父母和老师。
受到美国图书协会强力推荐,荣获台湾“好书大家读”奖和中小学生推荐读物。
《月球上有三棵树》是桃莉老师疗愈成长之旅系列丛书之一,该丛书共有八本,以小说的形式呈现桃莉在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你能看到心的能量如何能改变一切。
这是一本十分有魅力的悬疑小说。
抱着猫玩具的怪异男孩康纳与他富有天才想象力的母亲萝拉,两条线索交叉铺叙。为了治疗康纳的“自闭症”,詹姆斯医生创造绝对放松的环境让康纳“一切自己做主”、“大胆表达自己”,而他采取一边注意观察康纳的举动,一边有所回应。在他的耐心引导下,康纳渐渐有了安全感,从畏惧、怯懦到自信,越来越可以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
另一方面为了找到康纳的病因根源,康纳采用家庭疗法,轮流和康纳的家人接触,从他们那里获得康纳生病前后的生活信息,以求找到对治疗有帮助的蛛丝马迹。
在与康纳的母亲——小说家萝拉接触的过程中,詹姆斯被萝拉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讲故事能力所吸引,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奇怪的是,这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在对话过程中极少讲述自己的孩子,却对詹姆斯敞开心扉,从自己的幼年经历讲起,将自己想象出来的极富魅力的世界和自她幼年起就结识到的“真实的伙伴”托冈的故事与詹姆斯分享。萝拉对于生活中的真实与虚幻界限模糊,使得詹姆斯也渐渐难以辨别真假虚实,彻底沦陷在她的手稿故事里。尤其当与萝拉的丈夫、康纳的父亲谈论同一件事时,詹姆斯可以惊讶发现事情完全相反的两面,知道的越多,困惑就越大。
与康纳的接触治疗和倾听萝拉讲述她自己的个人经历与想象出来的故事,本是毫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但是随着康纳说出越来越多的线索,詹姆斯渐渐从萝拉的经历中发现了一些投射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当两边慢慢共同拼凑出一个轮廓,这个轮廓清晰成型的时候,一切豁然开朗,一个令詹姆斯瞠目结舌的惊天秘密也终于谜底揭晓。
有时父母认为,孩子的认知很浅薄,将丑陋的世界用美丽的童话装点,就可以轻易抹去孩子的记忆,抹去他们心灵的创伤。其实,孩子们的眼睛是一扇窗,他们的心灵可以透过这扇窗,看到整个宇宙。
推荐序
学习倾听孩子的声音
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世界愈加扁平,各种资讯以及教育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冲击着我们。育儿的话题在当今的中国变得越来越引人关注,也越来越重要。第一代的独生子女如今已经为人父母。在仍然以传授知识、考试测评为教育主线的中国,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反抗也越来越大。家长们一方面渴望孩子快乐成长,另一方面又难以抗拒整个社会的潮流,站在孩子的身后,举着考试的大旗打压着孩子们。
前日参加一个活动,有一个讨论是关于“如何做高效能父母”的话题。家长们七嘴八舌,提出了一大堆的建议。我却在想,也许,我们都需要安静下来,学习倾听孩子的声音。
桃莉·海顿,被美国教育界盛誉为“爱的奇迹天使”,她的这套“桃莉老师疗愈成长之旅”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展开的,让我们这些糊涂的自以为是的大人有机会听到孩子们的声音,帮助我们贴近孩子那颗敏感的心,了解他们的需要和被爱的方式。
我非常感谢自己在芬兰的育儿经历,因为是个“外来母亲”,什么都不懂,所以必须倾听(即使如此,也常常做不到很好的倾听)。在某种程度上,女儿教会了我很多。记得女儿12岁左右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西方的摇滚歌星。这个歌星的所有造型,都让我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我非常担心女儿的“喜欢”,试图了解她为什么会以这样一个“不正派”的歌星为偶像。女儿却说,他在台上的打扮和表演只是一种渲泄,是他情绪或生命中的一个部分。她还批评我(和很多中国家长)“以貌取人”。可是,我依然不明白,这个摇滚歌星渲泄的哪一部分引起了一个12岁孩子的共鸣,当时非常担心(现在我越来越理解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扰)。此后,我们也偶尔会为这件事展开讨论,直到她15岁的某一天,我们又谈起这个歌星,她跟我说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有一个青少年持枪伤人,而他恰是这个歌星的粉丝。这件事引起各方媒体的关注,甚至有一种声音置疑他的音乐对青少年的负面引导。有人采访他,问:“如果你有机会对这个孩子说几句话,你会说什么?”他静默片刻,回答道:“我什么也不会说,我会倾听。”女儿说:“妈妈,你不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吗?”
是的,倾听的力量超出你的想象!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声音和各种理念的嘈杂的世界里,“倾听”也许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技能。
桃莉·海顿,心理学专家、教育学家。她不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更有风格独特、充满真爱的教育方式,因此被美国教育界推崇为“爱的奇迹天使”。
桃莉老师的文字细腻、发人深省。她的创作都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没有说教,更多的是用故事去影响读者,让人们发自内心地体验和感受。
1 初见
2 原始互动
3 家族治疗
4 餐厅偶遇
5 真实与谎言
6 托冈
7 狗死了,猫知道
8 周密的森林社群
9 语法变动
10 月球上的三棵树
11 托冈的世界
12 住在毯子下的人
13 离开湖畔
14 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
15 狮子王的秘密
16 充满谎言的中学时代
17 杀生与质疑
18 争执
19 猫与血
20 学医
21 治疗
22 与先知的命定相遇
23 安塞
24 陷入爱情
25 死亡的映照
26 不怕鬼的机器猫之歌
27 渐行渐远
28 地毯下的鬼
29 前世今生
30 医学与爱情的冲突
31 血色创伤经历
32 蒂法尼的来访
33 恶地
34 怀孕
35 兄妹相处
36 破镜重圆
37 摩根娜的梦
38 决裂
39 分娩
40 故事的终结
41 图画故事
42 何为真实?
43 噩梦重返
44 恶地野餐
45 真相大白
46 下一代的友谊
初见
男孩苍白得宛如鬼魅、幽灵,单薄得像随时会灰飞烟灭一般。就九岁的年纪而言,他的个头实在很小,身体又瘦又弱。他的头发像月光般浅淡,发丝既细又直。皮肤是像蜡那样的半透明色。因为身体的色调如此之淡,从远处望去,好像没有眉毛和睫毛,更给人一种他随时可能会消失的感觉。
“喵?”男孩发出一丝声响。
“嘿,康纳,”坐在椅子上的詹姆斯回应,“你不进来吗?”
“喵?”
他的腰上缠了好几条包了铝箔的绳子,从他身后垂到地板上。他手上抓着一只玩具猫,把它伸出来挡在前方,好像某种探测仪器,慢慢扫描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他随即发出一种类似金属“喀─喀─喀─”的奇怪声音,好像发射不出子弹的机关枪。接着,他又发出另外一种“哗、哗、哗”的声响,就像是某种东西转动的声音。他又向前几步,刚好能让朵丝用脚把他垂到地上的绳子往前拨,再把房门关上。
男孩回避詹姆斯的视线,眼睛紧张地四处张望,一只手在脸庞上不安地拼命拍打。他又开始发出“哗─”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