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139 元
丛书名:现代电子战技术丛书 ,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当前图书已被 8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郭劲,王挺峰 等 著,杨小牛 编
- 出版时间:2020/9/1
- ISBN:9787118117721
- 出 版 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E866
- 页码:328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激光辐照光电系统机理与评估》作者以在该领域多年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为基础,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面向光电侦察与防御、光电有源对抗及激光防护等领域的读者,希望能够较好地反映国内外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考虑到本研究方向,国内外已有相关强激光武器激光辐照效应、光电对抗总体技术等论著,《激光辐照光电系统机理与评估》侧重激光辐照光电探测系统的干扰、损伤效应,并对干扰效果进行系统级的评估,期望能够在本专业领域对相关读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激光辐照光电系统机理与评估》共分为5章。第1章分析现有激光器技术、光电器件及系统工作原理,特别是机载红外前视系统、红外制导系统、光电侦察与告警系统的特点,作为激光干扰、损伤效应与评估方法的预备基础知识。同时简要地分析了不同激光与金属、半导体材料以及介质材料相互作用机理,为后续特定半导体材料及光电器件损伤机理提供支撑。第2章,讨论激光传输变换理论、激光大气传输以及几何像差对激光传输的影响。第3章讨论激光干扰光电探测器件的基本物理过程,然后结合不同类型光电系统工作原理和模式深入分析了激光干扰评估手段。第4章,着重分析不同特征参数(如波长、脉宽、重频等)激光与硅、碲镉汞等常用半导体材料的损伤机理。第5章探讨激光损伤典型电荷耦合器件、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微观物理过程和效应。
激光辐照效应与机理是激光武器、激光主动对抗、激光防护等技术应用的基础,需系统地理解激光对光电系统产生的干扰、损伤以及致盲效应的基本过程与机理。激光辐照光电系统的效应与机理涉及光学、材料以及电子学等多学科知识,需采用多学科的方法研究激光辐照光电器件损伤发生、发展及积累过程,因此,该研究方向具有跨领域、跨学科、总体性强等特点。
近年来,国际上以美国空军实验室、“北约”法德联合实验室为代表,开展了多种类型激光对各种材料的损伤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并重点开展了系统级干扰效果评估工作,如机载红外定向对抗干扰评估研究工作。国内在该领域建立了相关的国家级、部委级重点实验室,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作者依托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激光辐照效应与机理方面得到了实验室基金、国防预研课题、863课题支持,开展了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在工程应用方面,先后承担了多项工程任务,积累了较多的工程实践经验。
作者以在该领域多年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为基础,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面向光电侦察与防御、光电有源对抗及激光防护等领域的读者,希望能够较好地反映国内外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考虑到本研究方向,国内外已有相关强激光武器激光辐照效应、光电对抗总体技术等论著,本专著侧重激光辐照光电探测系统的干扰、损伤效应,并对干扰效果进行系统级的评估,期望能够在本专业领域对相关读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书共分为5章。第1章分析现有激光器技术、光电器件及系统工作原理,特别是机载红外前视系统、红外制导系统、光电侦察与告警系统的特点,作为激光干扰、损伤效应与评估方法的预备基础知识。同时简要地分析了不同激光与金属、半导体材料以及介质材料相互作用机理,为后续特定半导体材料及光电器件损伤机理提供支撑。第2章,讨论激光传输变换理论、激光大气传输以及几何像差对激光传输的影响。第3章讨论激光干扰光电探测器件的基本物理过程,然后结合不同类型光电系统工作原理和模式深入分析了激光干扰评估手段。第4章,着重分析不同特征参数(如波长、脉宽、重频等)激光与硅、碲镉汞等常用半导体材料的损伤机理。第5章探讨激光损伤典型电荷耦合器件、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微观物理过程和效应。
本书撰写分工如下:郭劲主要编写第1章、第4章、第5章内容,王挺峰主要编写第2章、第3章关于激光传输变换、激光损伤机理方面的内容。感谢参与部分章节编写的李殿军研究员,陈飞副研究员,邵俊峰副研究员,孙涛副研究员,郑长彬副研究员,王春锐、汤伟、钱方、孙鹏等博士,特别感谢吉林大学金明星研究员、陈安民副研究员等提供的技术和理论协助。
由于作者的学识水平所限,本书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见谅并批评指正,不胜感谢。
第1章 激光及光电探测器件技术进展
1.1 光电对抗技术概论
1.2 激光器技术
1.2.1 超短脉冲激光器进展
1.2.2 多谱段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器技术
1.2.3 CO2激光器技术
1.3 典型光电探测器件
1.3.1 光电探测器件
1.3.2 红外探测器件
1.4 典型军用光电系统
1.4.1 机载前视红外系统
1.4.2 中远程红外成像末制导武器
1.4.3 侦察/攻击无人机光电系统
1.4.4 空一地激光/电视制导
1.4.5 典型空间光电系统
1.4.6 星敏感器
参考文献
第2章 激光的传输及变换理论
2.1 激光的传输特性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2.1.2 标量衍射理论
2.1.3 矩阵光学与柯林斯(Collins)公式
2.1.4 衍射积分的计算方法
2.1.5 部分相干光束的传输
2.1.6 高斯光束
2.1.7 激光模式分布与相干模式系数
2.1.8 高斯一谢尔(GS)模型光束
2.2 激光经过光学系统的传输
2.2.1 理想光学系统对激光光束传输的影响
2.2.2 光学系统像差对激光光束传输的影响
2.3 激光经大气湍流传输
2.3.1 大气湍流概述
2.3.2 湍流大气中光场计算方法
2.3.3 激光经大气湍流的传输
参考文献
……
第3章 激光干扰探测器件的效应与评估
第4章 激光损伤半导体材料的效应与机理
第5章 激光损伤探测器件的效应与机理
主要缩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