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清明上河图。八百多年前,北宋画家张择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汴京城美丽的清明景象,此画即是《清明上河图》。通过这卷长达5米的画卷,画家将宋朝的历史、社会风俗、宋代生活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并以此“宋代风俗画”巅峰之作,进入宋代艺术史,探讨两宋风俗画的兴起、繁盛与衰落,及其在中国艺术史、历史中的重要性,从而延伸至对整
本书以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发展为线索,精选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向读者展现出中国雕塑的独特魅力。全面细致地介绍了中国雕塑几千年的发展、在朝代的轮转与文化的变迁中逐渐形成的独特风格和塑造手法,显示了中国人的审美特质和文化观念。
本书将分门别类地介绍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停留在对工艺流程的说明、工艺制品的鉴赏,还进一步向读者阐述这些传统工艺背后所反映的昔日的社会生活,以及中华悠久文明的传承。内容大致包括陶瓷烧造、玉金锻铸、染织、编结、木作、髹饰、雕塑等。
央视纪录片《年画·画年》已经连续播出了两个年头,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福·生活》是围绕纪录片设计的衍生品。《福·生活》以中国传统年画为主题,以汉字中的吉祥字为线,打造一册寓意吉祥如意的福文化生活美学图书。书中不仅有中国传统年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年画,集中展现中国传统年画之美,同时也通过对汉字中的吉祥字的释义,每个吉祥字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四季、节气、天地、生活,处处皆有动人的颜色。我们的祖先从自然中提取颜色,将它们运用在瓷器、服饰、绘画、建筑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流传至今的中国色。梅染、酡颜、胭脂、月白、浅云、翠涛、美人祭、石榴裙……每个关于颜色的名字听上去都美极了。本书从中国古画中寻觅、提取48种中国传统色,配
本书是一本融合微观摄影艺术与文学鉴赏的图文书,汉英对照文版。书中的60幅微观景象的摄影作品,全部取材于肌肉、骨骼、血管等人体组织切片,通过特殊染色、棱镜变化、构图,它们在作者李铁军的显微镜头下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60幅微观影像,配以60首古典诗词或现代诗歌,一图一诗,相得益彰。在对微观摄影作品的反复体察中,在对画面与
本书再现中国戏曲的漫漫征途。全书共四章,包括:自是花中第一流、生旦净末丑、戏里浮生如梦、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书用300多幅珍贵影像,书写百年青春史诗,再现一代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百年青春的影像都定格在这些照片里:1920年代勤工俭学寻求救国之道的青年、1930年代历尽艰险奔赴延安的青年、1940年代怒吼“一寸山河一寸血”的青年、1950年“最热情、最有理想、最有献身精神”的青年……跟着他们的步伐,每一代中国人都能寻找到属于
滚铁环、是麦穗、捉萤火虫、井水冰镇西瓜……这是70后、80后的童年记忆。去年的六一儿童节,人民日报微博发起记忆中的童年夏天治愈壁纸带你穿越回小时候为话题,推出一组唐风肉肉的童年主题插画,总阅读数超5000万。以此组插画为素材,制作《童年》手账本,在今年六一前推出,打造时光穿越,觅得童心的六一
柳芭,一位俄罗斯姑娘,却很喜欢中国文化,更是对中国首都北京着迷。多年来,她以北京为创作灵感,探索京城大街小巷各个角落,用画笔记下了北京城的建筑、风土人情,以及有趣的人和事,绘制了一幅幅浪漫和诗意的北京城市画像,柳芭也在画北京的过程中成就了自己的艺术家梦想,拥有了自己的艺术品牌“LiubaDraws”。画册图文结合,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