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君主支配、道学的政治理论与实践两个议题入手,探析宋王朝形态的特点。上篇先从史料中提炼了“枢机”与“委托”两种中国古代君主支配的基本模式,进而用“双重委托”概念为南宋晚期政治史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下篇将道学政治理论分为“明明德”“新民”两截,分别探讨其对南宋政治实践的影响。前者从理论上的要求变为君道的现实,配合
秦汉时期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整合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国家治理体系,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决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东方帝国的营造》利用文物材料、传世文献和当今学术界的相关成果,对秦汉的政治结构、行政体制、官僚机构和基层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秦政之于后世的影响进行深入阐
本书通过考察明清时代闽台地区的乡族组织与地方政治,探讨宋以后的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乡族组织与共有经济、家庭结构与宗族组织、民间信仰与仪式传统、地方行政与社会转型四个专题。 乡族与国家这个话题始终值得学界深入探讨。作者郑振满在研究中的整合视野、问题意识及其作为研究基础的大量田野调查和地方文献、
《群书治要》是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徵等编撰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先秦,下至晋代,辑录六经、诸史、诸子中所载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文章,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全书体例清晰,宗旨明确,注重实效,兼顾文采,取舍精当,紧依资政治国的编撰目的选文,既保留了所引原书的体例,读之能够见本知末,探究
本书描绘了13世纪中华大地宋亡元兴、“临安之降”的历史变局中,以赵孟頫、吴兴、文天祥、管道升等为代表的南宋士人忠死、孝忍与隐逸的抉择与命运。作者不仅仅局限于王朝衰亡史或士人小传的传统视角按部就班地呈现历史细节,而是以民族融合、文明互鉴的文化视域正视元王朝对于构建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加速推进民族融合的进步意义以及元王朝国
翻开这本书,你将看到12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唐朝人的日志,他们是乐工安金藏、诗人白居易、舞者公孙大娘、丝织设计师窦师纶、茶学家陆羽、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药学家苏敬……你将跟随他们了解唐朝对外交流、文化艺术、工艺制作、社会风俗等方面的故事。 本书采用第一人称漫画日志的形式,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
制诏敕劄,是本书用以概指宋代皇帝、宰相所发各种命令文书的统称。相关文书包括麻制、书诏、敕牒、劄子等多种类型,文献中指称的概念繁复淆乱,给研究者准确、深入理解史料带来不少麻烦。本书尽力搜讨传世书帖、碑刻拓本中能够呈现文书原貌的资料,总结体式,辨析名类,并结合史料记载,梳理其功能、制度的渊源流变,大致厘清宋廷命令文书的基本
本书《清代科举制度探研》研究内容跳脱传统且单纯的科举制度运行研究范式,在考试内容研究之外下功夫,将清代科举制度研究引入多元化领域,进一步深化清代科举史研究。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要跳脱传统科举制度运行研究范式,将清代科举制度研究引入多元化领域,结合历史学、社会学、历史人类学和大众传播学等视角展开论述,推进科举学理论,深化
本书探讨了中国古代官僚管理体制的构成、运行及发展状态,着重通过起源与形成、管理机构与部门、官吏选拔与任用、考核与监察、等级与待遇等方面,分析揭示其间规律、特色与问题。全书注重凸显制度动态,深入总结其效能得失,为一部系统简明而富于特色的中国古代官僚管理制度通史。新一版在结构、内容和观点上多有修订,提高了全书的学术性和可读
本书以汉代为主要研究阶段,结合对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士阶层、生活方式等社会历史的分析,对诗赋文章等各体文学自身发展进程进行观察,探讨文人和文人文学的演变历史。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文人集团如何形成、及其与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之间的特点优势关系,文人与中国文学特点之关系的学术性专著,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填补了汉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