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石刻拓本,既是文献也是艺术品,本图录以苏轼为主角,通过珍贵碑拓展现其生平、家世、交游和书法艺术,同时还有与之相关的两宋重要文人遗存书迹,可以使读者能通过黑白的字迹和斑驳的石纹,跨域时空,感受那个群英辈出的时代,贴近宋代文人墨客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体验最真实的宋韵魅力。本书以“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两宋文人书迹拓本展”
《芥子园画传》,是一部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课本。清初名士李渔之婿沈心友家中所整明代山水画家李流芳的课徒稿43幅,请嘉兴籍画家王概整理增编90幅,增至133幅,并附临摹古人各式山水画40幅,于康熙十八年(1680年)套版精刻成书,即第一集。后王概兄弟三人又编绘了“兰竹梅菊”与“花卉翎毛”谱,即第二、三集,世称“王概本”。本
清初画家龚贤的课徒画稿被学界认为是现存体系颇为完备的山水课徒画稿之一。本著作通过考辨现存龚贤课徒画稿诸版本的类型、内容,梳理现存四个版本与其他本子或影印本的关系;通过分析四个版本课徒画稿与有纪年作品的笔墨特征、造型规律及题字书法用笔等,厘清诸本的绘制年代;并整理不同时期课徒画稿所阐述的画法与画理,讨论龚贤课徒稿的传习理
《中学生田佳霖学画作品集》为田佳霖近年来学画作品的总结和汇编,包括水彩、毛笔白描、彩铅,还有水彩+动漫、钢笔白描和石膏素描等,取材内容从身边的自然万物到人文景观,从身边的生活到人物形象等,充分画出了青少年眼中的世界。作者将阶段性学画作品结集出版,目的在于对于绘画技巧和理念的阶段性总结以及向更多爱好学画者求教,增加沟通和
梁启超的书法艺术,初崇唐楷,后攻魏碑及汉代隶书,其取法北碑的书法理念深受康有为影响。梁启超的书法,属于学者类型,但又与一些以行草见长的学者型书家不太一样。因对书法极感兴趣,他先后收藏了大量碑帖,并对其进行了考辨题跋等工作。这些文字后来被以“碑帖跋”的名义收入《饮冰室合集》中。此次整理,即据该本析出,予以标点整理,同时辑
本书包括刘咸炘的《弄翰余沈》和张树侯《书法真诠》两种。刘咸炘及张树侯均为著名学者。清末民国时期政治文化环境的剧烈变动,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刘咸炘在《弄翰余沈》中对传统书学思想如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碑学思想的纠偏和反思,故《弄翰余沈》是刘咸炘书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张树侯是清末民初在江淮一带享有盛誉的书法大家,尤其在书法理
本书收录的文章《书理》《模糊·虚无·无限》《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元气·学养·手艺》《清、厚、奇、古》《书法美简述》《书境说》等。
本书选取了王时敏的经典册页,采用信封装册页的形式,装帧精美,内容精良。此图册作于康熙乙巳年(1665年),十二开,每开隶书杜诗二句。王时敏时年74岁,此图册体现了他较为全面的创作素养和山水画功底,与其常见作品相比,颇多变化之妙,是其晚年炉火纯青之作。
本书选取了石涛的经典山水册页,采用信封装册页的形式,装帧精美,内容精良。此套《野色册页》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石涛运用了他一贯的创作方法,把心中的矛盾巧妙地发泄到画作之中,使其画作充满动感与张力。他的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其擅长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
本书选取了蓝瑛的经典山水册页,采用信封装册页的形式,装帧精美,内容精良。此图册为明末画家蓝瑛凭藉深厚的艺术功底准确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秀美和北方山岳的壮丽。由于画家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在创作过程中达到“澄观”的目的,所以在此图册中无法找到任何与自然界相对应的具体景观。蓝瑛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又对自然山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