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是短寿命的气体,在大气中的时间大概为十年,但是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能够影响气候的变化超过百年。因为它们的寿命周期不同,比较甲烷和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取决于在什么样的时间尺度内。本报告为FAO发布的关于甲烷研究的报告,从农业甲烷的排放来源、甲烷排放的量化、甲烷排放的减排以及定量甲烷排放的影响几个方面全面详
本书是内蒙古自治区科 技计划项目“呼伦贝尔沙地 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 (2022YFDZ0055);内蒙 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重 点区域荒漠化过程与生态修 复研究示范”(zdzx2018058 );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 研业务费项目“草原荒漠化 治理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公共 政策对资源-环境-经济
本书基于2018—2019年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益民灌溉试验站菘蓝大田试验的数据,针对河西地区 菘蓝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漫灌和施氮过量的问题,开展菘蓝水氮调亏试验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 用数学模型和算法,对菘蓝的最佳灌溉制度进行了模拟和优化,阐述了本书研究团队在河西地区研究菘 蓝水氮高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成果。
电解水农业技术是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发表的2021年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技术之一。其中,酸性电解水广泛应用于家庭、医院、饭店、食品加工厂、养殖场的消毒和杀菌,以及农业生产中作物病害的防治,它能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碱性电解水主要用于防虫治虫、防治作物病害、促进作物生长以及果蔬除农残等方面。本书的出版对于指导电解水在
本书针对南方红壤区季节性干旱严重、红壤水分库容小等问题,阐明了江西省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季节性干旱成因;研发了红壤坡地土壤水分多维监测技术,通过野外定位观测,揭示了红壤坡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发了坡耕地和果园抗旱保墒的防控技术,进行了效应分析。
本书通过选取河套灌区典型灌排单元为研究对象,在明晰农业水文过程的基础上优化干排盐系统,即科学配置耕地与荒地规模布局,使区域内部累积的盐分合理分布,为节水控盐背景下灌区土壤盐渍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及新途径。
在国家重视的背景下,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自2017年起面向全社会开展了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征集、评审、汇编工作,推选出一系列“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宣传和鼓励各地智慧农业集成示范应用的发展。本书是在收集和筛选2022年全国范围内的智慧农业建设案例和建设试点项目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经验效
为促进湖北农业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主流化为方向,实施先进、创新的管理方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UNDP-GEF)“湖北地方农业遗传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PIMS5822)”设置了“知识、态度和实践(KAP)调查及知识管理基线调查”研究课题,本书是该课题的研究报告。报告以湖北省大别山浠水县黑山羊、丹江口市武当
为研究有机肥在重庆紫色土区农田的氮、磷流失特征,本书通过室内模拟人工降雨试验和田间原位自然降雨试验,以不施肥处理为空白对照,化肥处理为施肥对照,研究了典型有机肥施用后紫色土农田中氮、磷的流失特征。本书共分六章,主要分析了在室内模拟人工降雨的条件下紫色土旱地径流和淋溶氮、磷流失、模拟水田环境下上覆水和下渗水氮、磷含量,田
本书共4章,第一章介绍滨州市自然地理条件及农业、社会经济状况;第二章介绍滨州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总体发生情况,分为植物和病虫害两大类别进行了物种组成、分布及危害程度的分析;第三章介绍了滨州市各区县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发生现状,从入侵风险等级、种群盖度、分布特征、发生生境等方面来对滨州市个区县的外来物种发生情况、危害程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