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现代外国哲学”集刊总第24辑,本辑包括六个板块:(1)德国古典哲学;(2)现象学;(3)分析哲学;(4)认知哲学;(5)政治哲学;(6)书评。本辑的特色体现于,德国古典哲学主要聚焦康德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现象学分析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论著;政治哲学讨论了黑格尔、以赛亚·柏林和齐泽克的思想;书评也论及了人类知识无限
《“再思”马克思社会解放的革命主体——奈格里政治哲学探析》剖析了西方左派马克思主义者奈格里关于资本主义时代革命主体性的理论,其中包括对理论前提、主要观点、理论传承、理论困境等问题的分析。书稿以奈格里政治哲学的理论逻辑与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之间的内在秉承关系为基础,重新审视了当代全球化资本主义社会和马
本书是一部古希腊罗马哲学专业的论文集,主题为“逻辑、同异与辩证法”。本书共收录17篇文章,其中,古希腊原典译注1篇,为塞克斯都·恩披里柯作品的节选;外国学者论文9篇,国内学者论文3篇,分别围绕逻各斯与辩证法、同一与差异两个话题进行讨论;优秀学生论文1篇,以苏格拉底之死所引申出的古希腊的自杀与神命问题为主要关注对象;学者
本书从理论、方法和运用三个维度,探讨并使用福柯的考古学方法,反思当下、主体、批判、启蒙、知识型、劳动、西西弗斯、生命政治、动物伦理和权力技术等哲学问题。在呈现福柯思想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同时,将福柯研究散发出来的“光”投射到具体的理论、文本和事件中,以此产生斑驳绚丽的影子之舞。本书的呈现方式多元、形式独特,既有严谨的学术论
比起遥远的星系或古老的化石,显然人类心智的本质和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更息息相关。本书探讨的是一些非常基本却无比奇妙和复杂的问题: ◎人类是如何从一堆细胞变成能够思考的物种的? ◎人类是如何从小婴儿成长为不但可以谈笑风生还能探索星空的成年人的? ◎是什么造成了人类和动物之间智力的差异? ◎人类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活动方式,并通过具体论证哲学对构成思想的基本信念、基本逻辑、基本方式、基本观念、哲学理念的前提批判,展现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本书的重要意义是为理解哲学提供新的解释原则,并以这种解释原则展开对思想的前提批判,推进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本书是由德国哲学家霍耐特和法国哲学家朗西埃合作撰写的一本著作,出版于2021年6月。本书撰写的起因最初源于2009年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一场会议,这次会议由德国著名哲学家门克主持,在这场会议中,霍耐特与朗西埃有着激烈的交谈。“承认”理论是霍耐特哲学思想的核心,而“分歧”则是朗西埃的政治哲学基础。对霍耐特来说,朗西埃的
本书是作者1915—1917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用英文写成的博士论文(英文原本)。该书是中国学者自著的第一本中国逻辑史专著,它把先秦名学史看作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的发展史。作者以墨家为全书的重点,着重论述了三表法和名、说等问题,认为墨翟是中国空前的伟大人物,后期墨家的代表人物是伟大的科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作者在评
本书作为影印稿,图片、文字基本清晰,内容全面、丰富,完整展现了原书风貌。今次出版此影印本,俾使研究者得以收藏、研习,以对古希腊哲学的研究有所助益。
《外国哲学》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负责组稿,刊登外国哲学专业研究者的学术文章。《外国哲学(第四十六辑)》包括希腊哲学研究、基督教哲学研究、现象学研究、分析哲学研究、学术争鸣五个栏目,共收录15篇文章。其中希腊哲学研究栏目收录了三篇文章,主要讨论柏拉图论“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亚里士多德论本质、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