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拟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在现有体质人类学、考古学、分子生物学等资料的基础上,从现代汉族的体质特点出发,采用古人种学的方法与理论,对汉民族的起源和形成过程进行探索。汉民族体质特征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新石器时代居民与现代汉族在体质特征上还有较远的距离,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与现代汉族开始有了直接的联系。秦汉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文学等于一身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笔记。全书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详细介绍洛阳城中的景观,其间详述相关的名人轶事和奇谈异闻。本书在对原文翻译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北魏历史背景的补充,对书中提及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加以补充,亦可视为一部简明的北魏末年史。文末特地增加附录,为读者详解
《尚书》是公认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尚书》的内容包括虞夏书、商书、周书等,内容涉及上古的相关史事,也保存了中国人的政治理想和文明追求。本书是传统儒家经典《尚书》的导读,包括《尚书》导读、《尚书》集传(包括晋传《古文尚书孔传》和宋苏轼《东坡书传》),并节选《师伏堂丛书》本《尚书大传疏证》部分篇幅影印附于书后,以期为读者
本书是一本文史方面的学术论文集,作者们从各自熟悉、擅长的研究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阐述,并整理了相关古籍和文献,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见解深刻,立足江南文化和传统中国文化,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史不可或缺的学术著作。本书主要内容侧重于传统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中国考据学》是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于2023年起创办的连续性学术集刊。刊物继承章黄学派强调文献基础、重视小学根柢的学术特色,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以崇实、专精、创新为宗旨,广泛吸收有关古典考据学的各类优秀成果,以文会友,促进学术信息的分享交流,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王府历史文化研究》系列图书是由恭王府博物馆和我社共同策划出版的专业论文集,以恭王府自身历史出发,通过对历史建筑和清代王府文佛的深入研究,践行新时代文物方针,做好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从学术方面为专业领域和社会研究群体提供更有利的依据。本书共分为府第人物、建筑园寝、王府生活三大部分。收录了29篇学术研究论文,内容丰富,从
这是一本志书,是在对1931年版《简阳县续志》进行整理、点校和简化的基础上编写而成。1931年版《简阳县续志》,记录了当时四川省简阳县(今简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例如职官、宦迹、文苑、公所、法团、道路修筑、邮电开办、市场设立、诗文存续情况,等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书编者按照《古籍点校通
本书稿为一部关于四川军民英勇奋战的纪实作品。全书主要记述了四川军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从军阀混战到同仇敌忾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以曾甦元、王铭章、许国璋等为代表的四川军人,在上海、南京、武汉、长沙、衡阳等地奋勇无畏、足智多谋抗击敌寇的英雄形象。该书稿文风质朴、情感真挚,依托大量历史档案资料,并配有数十幅珍
该书为地方综合志书。该书记述了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政治、经济、社会、科教、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裴城镇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该志书展现了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厚重、优势独特明显、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舒适怡人的裴城镇,是人们认识、研究该地不可或缺的地情文献资料。该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该书为地方旧志点校类图书。阳春市是广东省阳江市所属县级市,共有万历、康熙等时期旧志5种。古代方志上下纵贯数千年,囊括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等各个方面,是阳春市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次整理以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等所藏版本为底本,主要对5种旧志进行重新录入标点,整理人选为华南师大历史系教师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