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的生命简史
本书基于生态气象学的概念和内涵,依据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生态气象学概论、气象因子及其生态系统效应、大气化学成分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气象的监测技术与应用。重点论述了气象因子(辐射、温度、水、风)的基本概念及其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吸纳了大气化学成分变化(CO2、O3、酸沉降和气溶胶)及其生
本书涵盖以下有趣的话题:为什么科学概念会从西方中诞生?为什么计划经济始终不能替代市场经济?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能成功,而很多国家的改革却陷入了停滞?为什么嫁接他国的政治制度往往会给传统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人类的一夫一妻制是我们的生物本能,还是数万年社会制度演化与经济社会环境的产物?人类是怎样从人口过剩的20世纪跨越到出
报告主要从森林资源及其服务功能两个方面入手,分别在国家层面、流域层面以及省级层面分析了40年来中国森林资源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首先,基于1973-2018年国家林业局资源司开展的9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首次阐述了我国40余年来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继而,根据全国森林资源连
该书基于大尺度草地植被调查和多平台多元遥感数据,结合东北地区典型草原生态系统长期地面观测,系统分析了近二十至三十年来东北地区气候和水文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取了东北地区草原面积、模拟草地植被生长和生物量动态变化,评估了草原生态质量、利用及退化状况等,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从草原生态系统
本书以华东地区典型毛竹林生态系统为例,提出了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思路、方法与流程,系统评估了该区毛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水源涵养功能、土壤抗侵蚀能力等,并进一步提出了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价方法,同时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等该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开展了对比研究。为竹林生态系
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国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布局原则和建设现状;构建了国家尺度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依托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分析了中国湿地生态健康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湿地生态健康变化的驱动因素,系统介绍了中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历程和建设现状,利用核
本书在总结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城市生态站网站点布局、监测体系、研究成果所取得进展的基础上,以截止至2020年批复建设的17个城市生态站所在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生态站监测数据为支撑,从典型城市和重点区域入手,构筑了城市森林资源状况总量及动态变化研究基底,深入分析了城市森林净化大气功能,研究了城市森林植物、动
地球形成之后的4600Ma里,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及其生命以历了不同的演化。在距今541-520Ma亿年间,地球上在约20Ma时间内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几乎包括了所有现生生物以及已经灭绝的生物的祖先类型,进入古生代之后,地球生物逐渐向较高级的发展阶段进化,直至人类的出现。不同时期的形形色色的化石就像一本本精美
秉持大家写小书的项目宗旨,本书由我国古生物学领域的院士专家领衔,由科研团队、科普作家团队联合开发,力争在保证内容科学严谨的同时,带给读者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在本书中既有对前沿科技热点的解读,也有对前沿领域发展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特别是结合青少年开展科学探究的需求,专门设置了科学探索相关章节,带领青少年读者体验和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