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编《儒家文明论坛》的第二期。由山东大学颜炳罡教授主持,负责组稿。儒家学说经历代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孝经》指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把“孝”置于“天之经,地之义”的高度,是古代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集中体现。《孝经译注》通过周详浅近的解说和清新雅致的译文,准确传达出原著的精神。
本稿件内含文章的种类不一,有录音整理的对话论坛研讨稿,有论文稿,有研究综述稿件,有专题研究文献目录索引稿件。内容主要是针对儒学的研究,涵盖有方法论、文化、文献、经学、比较学。还有学术动态和文献综述的介绍。从内容涵盖的古今中外,到研究方向的百花齐放是相对比较全面的一本研究集刊。
《子藏·道家部·抱朴子卷》共收书四十六种,整合成精装十六开本二十四册予以出版。本卷收録目前所知有关《抱朴子》白文本、节选本、校勘本、批校本及相关研究著作,集《抱朴子》各种版本及研究文献之大成。《子藏·道家部·抱朴子卷》集历代《抱朴子》传本、研究著作、批校本等之大成,在《子藏》“求全且精”编纂原则的指导下,注重从总体上反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规模宏大,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是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本书在每段原文后附有译文,帮助读者理解和研究。此书的出版对我们了解战国末期的思想政治文化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分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易经、春秋、礼记九卷,主要内容包括: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等。
本书精选了“四书五经”中的精华内容,增加注音、注释、译文等辅助性项目,扫清字、词、句等阅读障碍。内容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等章节。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语》原文,是对《论语》全文的解读;第二部分为孔子生平,是对孔子一生经历的概述;第三部分为《论语》中重要人物的介绍,对孔子的弟子生平以及《论语》中涉及的其他重要人物生平进行介绍。
本书对原著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上篇老子,概括为道经、德经两个部分;下篇庄子,概括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论语》、《中庸》、《大学》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四书”中重要的三部儒家经典,这些经典中蕴含了华夏先哲的智慧,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本书增加了注释、译文等辅助性项目,为读者扫除字、词、句等阅读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