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国内外在满铁资料整理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所利用的资料仅是满铁遗留下的浩繁调查资料中的一部分。所以,关于满铁资料的挖掘和利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满铁的研究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拓宽。满铁自成立之日起,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满铁在中日关系史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满铁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是研究日本侵华史的重要组
本文先以日俄战争前后日本文人对“满洲”的认知为研究对象,探究日本文人如何以事实呈现和视角选择的方式,将异域“满洲”变得与日本“休戚相关”,进而在日本公共认知空间内完成日本向“满洲”扩张的种种“合理性”构建。此后探究从日俄战后到清末期间,日本军政机构及其代表人物如何通过建立满铁,实现日本在“满洲”扩张权益以及确立日本在“
本书总体讨论三大主要问题:一是介绍满铁及其调查机构的形成与发展;二是详述满铁对东北煤、铁、石油、金等矿产资源的调查;三是论述满铁调查东北矿产资源对中日两国产生的影响。通过查阅原始档案,我们详细统计满铁调查东北矿产资源的数据及买卖交易信息,力求呈现准确的经济数据,从而厘清近代中日矿产资源的经济往来,进而剖析满铁调查东北矿
清华简地理史料以《楚居》、《系年》(23章)最为集中,《郑文公问太伯》等篇次之。本书全面清理了已公布清华简的地理史料,并对之进行辑录、文本校订,还在学界研究基础上对之进行了全新的注解。地名的深入研究包含三部分:首先,对少量疑难地名用字进行释读;其次,对《楚居》楚君居处性质进行探索;第三,对竹简中具备深入研究条件的地名,
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史书记载从未断绝。《论语》《史记》《左传》《孙子兵法》《资治通鉴》《开工天物》……祖先们在龟甲、竹简、绢帛、纸张上一直记录我们的历史,讲述我们的故事。这是先贤智者留给后人的丰厚遗产,也是是后世学子的必修之课。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和知名古代思想家,从民俗、艺术、思想、制度、科技、工程六大方面,为当代儿
严复一生几乎都在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时期中度过,他在思想启蒙、文化教育、翻译工作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反过来又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本作品将严复置于中国社会大转型的历史背景下进行专题研究。首先剖析严复如何将自己宣传的教育思想和经济思想运用在自身的生活当中,完成自己家教和经济收入的现代化转型,其次考察他的生活方式如何从传
本书主要研究了晚明万历年间己丑(1589)、壬辰(1592)两榜进士群体的社会人际网络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书中具体选取了两榜进士中的李日华(1565-1635)、谢肇淛(1567-1624)、冯应京(1555-1606)、曹于汴(1558-1634)和焦竑(1540-1619)五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原因在于此
本书选取清代用满文创作和翻译的书籍类文献以及文书档案并对其进行细致专业的导读讲解。书其中,籍类文献包括儒家经典、会话教材、政书、日记、小说、笔记等作品,涵盖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文书档案包括谕旨、题本、奏折、奏片、咨文、咨呈、札文、呈文等清代常用公文。每篇课文由满文原文、罗马字母转写、语法标注、汉译、注释、词汇和练习
《无圈点档》,即《满文原档》,是清朝入关前后主要用老满文、过渡期满文和新满文记录政务的各种簿册,其中有原始记录,也有重抄本和少量印刷品、图书底稿。该档案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1969年该院出版以《旧满洲档》为题的影印本,2005年又以《满文原档》为题,再度影印出版。不过由于出版档案及日译本等的存在,《无圈点档》的使用频
本书主要面向对历史有兴趣的人,有四个分册,讲述了唐朝的整个历史。大唐王朝以其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盛世,文采风流、赫赫武功、万国来朝。然而,盛世之下藏着阴谋和血腥,鼎盛之后是战乱和凋敝。本套书以官方正史为基础,野史论文为补充,以年代和主要人物为主线,对唐朝皇帝及文臣武将、布衣仕女的人生进行全景式展示,并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