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是20世纪红学流派索隐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路,至今仍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本书系统搜辑蔡元培与红学相关专著、日记、书信、简历、书序、演说词等资料,附编辑录张元济、胡适、鲁迅等人的相关书信、书序及论文,从各个方面反映蔡元培红学研究在当时的传播和影响。整理者苗怀明还撰文论述蔡元培红学研究的始末、治学特点及学术地位,以
汉魏六朝是辞赋文体的全盛时期,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曹道衡先生以专业的研究视野、简洁平实的语言将辞赋文体的来源、流变、盛衰与影响从容道来,又将《子虚赋》《两都赋》《洛神赋》《哀江南赋》等名作赏析穿插其间,深入浅出,以期帮助读者跨越时代和语言的隔阂,领会汉魏六朝辞赋的魅力。
全书均为梁实秋创作的二字标题文章,包括《送礼》《排队》《讲价》《代沟》《中年》等,以人间真相为主题,揭示生活本质,建立通透思维,幽默风趣中阐释人生哲学,日常百态里洞见生活智慧。看透生活,是本事,过好生活,是更大的本事。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是作家维舟创作的一系列关于金庸小说的文化随笔,分为三辑:金庸叙事学武林的观念江湖社会学。金庸叙事学一辑借用西方叙事学理论来解读金庸小说中的文学母题,揭示了这些叙事元素如何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武林的观念一辑探究金庸小说中的价值取向、身体观念以及审美哲学;江湖社会学一辑则解构金庸江湖世界中的人情
裕固族文学是包含口头文学和作家文学两部分在内的有机整体,它能够反映裕固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格。然而,裕固族文学从来不是一花独放,而是始终与其他民族保持不断地交流和互动,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智慧结晶和历史见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裕固族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宁波老年大学自1985年创立以来,到如今发展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全市老年教育领军校,其发展历程见证了宁波老年教育在时代浪潮中的不断壮大。我们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老领导、师生员工代表进行深度采访,以口述者的独特视角,生动叙述了宁波老年大学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记录了学校在岁月变迁中不断探索、创新与成长的足迹,
《〈红楼梦〉版本探微》是一部深入挖掘《红楼梦》版本奥秘的学术力作,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从红楼版本问题看曹雪芹创作过程”,以“秦钟之死”“薛蟠之闹”“彩霞与彩云齐飞”“迎春是谁的女儿”等关键问题为切入点,系统剖析曹雪芹创作构思的演进轨迹,通过细腻的文本比对揭示作者创作心理与艺术探索的微妙变化。下卷“读红脞录”则以丰
本书沿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收录顺序,基于鲁迅的作品和生平,结合历史与当下,对鲁迅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重新释读。本书脉络清晰,内容翔实,讨论深入浅出。作者语言幽默生动,不仅对鲁迅不同作品集的作品进行了分别的解读,同时还在字句中埋下鲁迅一生创作母体的草蛇灰线,详细探讨了鲁迅作品中的三个矛盾:身在传统之中反
《蒋风评传》是以“蒋风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贡献”为主题主线而撰写的纪传体评述著作。蒋风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部《蒋风评传》对其作了较为客观、全面、系统、科学的评述,文稿主要从八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为儿童文学而生的”一生;二是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三是创建中国特色儿童文学理论的杰出代表;四是确立
民国时期正值文学改革大潮流,传统文学渐渐变得不受重视。不过源于民间的词因为文字比较通俗、内容以男女情爱为主,符合当时提倡通俗文学的思潮,而得到了不少重视。当时出版的词集注释大增,由清代及以前的不足30种,在不足40年间大增至接近100种。这些注释虽然多是当时的教科书或普及性读物,却是研究民国学术的重要研究材料,值得置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