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由数封特别的信件组成,每一封都没能送到真正的收信人手中。本不相识的人物们因为意外获得的信件而被联系在一起,他们原本平行的命运产生了交点。写信的人可能是旅居他国的异乡人,可能是背井离乡的避难者,可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命运本就相似。在这部作品中,一切都是未知,主人公们所处的时代充满了疑问和模糊,
《人间纪年》收录了作者近年所创作出版的短篇小说,其中包括“丙申故事集”“丁酉故事集”“庚子故事集”“辛丑故事集”以及“壬寅补遗”这几个部分。其中部分文学作品集曾获得过荣誉,比如《庚子故事集》曾获首届朱自清文学奖;《辛丑故事集》曾获首届漓江文学奖。还有一些中短篇小说也在当年的榜单中名列前茅,比如,《随园》曾获首届收获文学
临近退休的律师林抵达接手了最后一次辩护工作,被辩护人是一个九十岁的杀人犯,他杀死的是一个八十六岁的老人,但是这个杀人犯内心却拒绝律师辩护。法庭上他既认罪又不认罪,但因为昏倒在法庭上,法庭终止了审判,在抢救他的时候,人们发现他身上写着“不要抢救我”几个字。林律师发现这个案件还牵扯到自己曾经暗恋的同学陈绍兴,她一直在国外工
本部专著以美国黑人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托妮·莫里森和伊斯梅尔·里德的文学创作为主要例证,参照后现代文学理论和黑人文化批评理论,研究美国黑人文学中的伏都美学,探讨伏都美学的典型叙事特点,分析美国黑人文学的深层创作机制,揭示伏都美学的政治含义、文化含义、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部专著认为:通过伏都美学,美国黑人文学解构、
本书为“新世纪东方区域文学年谱整理与研究(2000—2020年)”(17ZDA280)项目丛书成果之一,该丛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穆宏燕教授主持,是第一套系统梳理和研究东方(亚非地区)各国21世纪第一个二十年的文学发展情况的丛书。丛书共23卷,分为两个系列,一是区域国别文学年谱的整理,共计20卷,分别撰写了东北亚区域、东南
《收获》是原创文坛举足轻重的杂志。其长篇小说专号出版多年来,发表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引发读者关注。包括《繁花》《应物兄》等备受赞誉的中国当代重要长篇小说,最初都是在《收获长篇小说专号》中展露风采。《收获长篇小说2025》延续小说专号集结新人新作的传统,将本年度最令人瞩目的原创作品纳入囊中,展现文坛风貌,以飨大众读者。《收
《孤注一掷——弗诺·文奇科幻杰作选I》收录了雨果奖五冠王、美国硬科幻代表作家弗诺·文奇的8篇中短篇佳作,包含超级电脑、增强智能、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主题,既有讲述一个忘记自己任务的人工智能的《孤注一掷》,又有充满温情的太空歌剧《呱啦啦》……全书囊括多篇获奖及提名作品,涵盖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西班牙伊格诺特斯奖等12
六零后“不快乐妈妈”独自来到异国他乡,与定居于此的待产女儿重启久违的同居生活。被时代和人性辜负的母亲、想逃离母亲如山般爱意却愈加走进漩涡的女儿,她们之间横隔着母女之间的山、时代之间的山、文化之间的山。两代女性内心隐秘、柔软却坚韧的东西被层层剖出,在生活的对峙中于无声处和解,如逢光而融的坚冰,以冰层之下潺潺流动的细微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