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著者十多年来在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讲授《现代岩溶学》课程的讲义编写而成,讲义的内容主要是著者及其带领的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实验室和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团队二十多年来以地球系统科学的学术思想和岩溶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岩溶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部分引用的国内外同行的一些成果编著而成。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地球系统科学的岩溶观和从全球角度研究岩溶的视野。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前言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篇 普通岩溶学
第二章 地质、气候、水文、植被与岩溶形成13
第一节 岩溶发育的地质条件13
第二节 岩溶发育的气候条件21
第三节 岩溶发育的水文条件23
第四节 岩溶发育的生物条件26
第三章 岩溶形成与碳、水、钙循环31
第一节 全球碳、水、钙循环与岩溶形成31
第二节 岩溶动力系统运行特征的经验判别40
第三节 岩溶动力系统运行特征的定量判别45
第四章 岩溶形态组合及其形成环境与特征53
第一节 岩溶形态——岩溶学研究的基础53
第二节 岩溶基本形态56
第三节 岩溶形态组合63
第五章 碳酸盐岩洞穴73
第一节 概述73
第二节 碳酸盐岩洞穴的形成条件、机理、形态和分布75
第三节 洞穴资源84
第四节 洞穴环境与生态系统89
第五节 洞穴研究?探测与保护 93
第二篇 区域岩溶学 (全球岩溶对比)
第六章 全球岩溶的基本类型99
第一节 全球岩溶分布及研究区域岩溶的意义99
第二节 研究区域岩溶的基本方法103
第三节 全球岩溶的基本类型和典型实例107
第七章 中国岩溶的基本类型及与全球岩溶的对比162
第一节 中国岩溶的分布特点及发育的自然地理条件162
第二节 中国岩溶的基本类型及特点168
第三节 中国主要岩溶区的资源环境问题180
第三篇 全球变化岩溶学
第八章 岩溶作用的大气温室气体源汇205
第一节 全球碳循环概述205
第二节 碳循环中的地质作用211
第三节 碳循环中的岩溶作用213
第九章 过去全球变化的岩溶记录230
第一节 地球系统230
第二节 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235
第三节 过去全球变化研究241
第四节 古环境的岩溶沉积记录248
第四篇 专门岩溶学
第十章 岩溶地区的矿产资源259
第一节 概述259
第二节 中国岩溶矿床分类260
第三节 岩溶矿床的矿物学种类285
第四节 研究岩溶矿床的几个科学问题290
第十一章 岩溶水文学与水资源292
第一节 岩溶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292
第二节 岩溶水的基本特征294
第三节 岩溶水资源的勘察评价和开发306
第四节 与岩溶水有关的环境问题316
第十二章 岩溶地区的土地利用及石漠化防治319
第一节 概述319
第二节 我国西南石漠化问题的全球视野323
第三节 我国西南石漠化问题的现状326
第四节 治理对策和经验329
第五节 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的科技问题335
第十三章 岩溶地区的地质灾害与防治
第一节 岩溶地区的地面塌陷337
第二节 岩溶地区的洪涝灾害344
第三节 岩溶地区的危岩崩塌350
主要参考文献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