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上海“十二五”教育信息化》记录了作者参与上海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本情况,通过描述作者主笔《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前后历程,从一个侧面展呈了上海市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规划和建设情况,反映了在国家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大背景下,作者对上海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考和实践。《我与上海“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对于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改革有一定启示作用。
夏骄雄,男,1973年12月生。河北故城人,工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数据挖掘、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现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信息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兼任上海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软件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软件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学术委员会上海分会2010~2012年副主席,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会员、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工程师学会会员、理事。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库专家。
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被EI、ISTP检索。曾获得过“上海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蔡冠深奖教金”等多项奖励,已出版专著《数据资源的聚类预处理》。
序言
自序
第一章 上海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的预演
第一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教育信息化
第二节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教育信息化
第三节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教育信息化
第四节 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教育信息化
第五节 上海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的解读
第六节 2011年上海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第二章 上海市“十二五”教育信息化的规划
第一节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调研的情况
第二节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解读
第四节 部分重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第三章 上海市民办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实践
第一节 2012年上海市民办高等教育信息化现状
第二节 上海市民办高等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的内容
第三节 上海市民办高等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的解读
第四节 上海市民办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指南
第四章 上海市德育资源信息化的探索
第一节 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资源平台的立意
第二节 德育课程资源信息化的思考
第三节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第四节 上海市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资源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第五节 上海市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资源平台的介绍
第六节 上海市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资源平台的使用管理规定(试行)
后记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我与上海“十二五”教育信息化》:
(三)教育信息化资源大投入积累与资源大部分闲置形成冲突
1.表现
经过多年努力,通过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起来的教育资源基本成型,为支持教学环节的各类课件、网络课程等内容也逐步丰富,但是教育资源的种类尚不全面、教育资源的表现形式还较单一,尤其是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上海投入了几亿元的资金进行上海市级、区(县)级和校级的教育资源建设,初步积累起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但是,当前教育资源的使用率普遍偏低,与投入之比无法反映信息化的支撑力度;各类教育资源的制作标准、信息使用标准与实际教学使用并不统一,使得使用资源成为难题;在优质教育资源向国外输出和向国内输入方面遇到瓶颈。
2.本质
在上海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领域,需要构筑统一的、规范的、通用的、细粒度的教育数据资源框架体系,为教育信息化奠定基石。
3.实地调研参考
(1)2002年10月,广东省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基础教育资源中心,标志着广东省中小学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正式建立,至今已拥有教学资源近2000G。而且在全省21个地市的市级教育资源中心中,有14个地市采用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方式建成资源库管理系统,形成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的资源服务体系。
(2)北京市资源库建设成效显著,采用电子商务形式,北京市教委作为第三方主要负责搭建资源平台与元数据规范处理。财政专项拨款以电子货币形式每年发放给全市教师,鼓励教师在资源平台上按需求自行购买资源,有效解决了一次性购买资源可能产生的所购资源无法满足教师实际需求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教师使用网络资源的积极性。
(四)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成为瓶颈问题
1.表现
教育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建设一直以来并未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也严重制约全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教育信息化的岗位编制问题突出。高等院校信息化人才主要来源于信息学科的教师队伍,其岗位编制普遍不足以支撑所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其他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岗位编制甚至没有出现在人事制度文件中,从而造成了无法定编定岗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人才的专业发展问题突出。高等院校信息化人才可以依托所在院校的信息学科进行专业发展,但受到人事制度的限制,队伍建设进展缓慢;其他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岗位因没有专门职称系列对应,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不利于信息安全等稳定工作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