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创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自媒体的传播发展研究
定 价:80 元
三农自媒体是指基于个人或团体机构通过社交媒体、小程序、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电商平台等多个平台发布展示农村生活方式、农业生产状态,展现农民形象的自媒体发布者。三农自媒体在互联网上已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内容领域,一方面成为增进城乡交流、近距离了解农村现状的窗口,为疏解网络乡愁,引领农村社会风气提供了民间舆论平台,另一方面三农自媒体还催生了农村半商半农的内容创业,有效疏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这是对党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全局性、历史性任务的积极响应,也是通过数字化信息路径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践行。该调研报告运用比较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相结合、定量与定性混合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相结合,从传播学、文化研究、区域经济学的综合学科视角出发,以SIPS Model模型分析了三农自媒体的运营模式、传播路径与绩效价值,以甘肃陇南三农自媒体发展的复杂社会生态、经济链条和影响因素为例厘清其发展肌理,提出发展路径及策略。
手机是新农具,直播是新农活,数据是新农资,网络是新基建。三农自媒体的镜头里,是温情的互动,是真实的乡村风格,是恬淡的田园生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扎根乡土的自媒体创作者们,究竟是受经济利益驱动,还是源于文化表达的深层需求?新时代农人的镜头如何重新定义乡村形象,又将给这片土地带来怎样的改变?三农自媒体的内容生产背后遵循着怎样的传播逻辑?充满泥土气息的影像,如何在城乡之间架起文化对话的桥梁,又如何实实在在地推动农产品上行和乡村振兴?
朱怡璇,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新媒体艺术协会理事,甘肃省电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光明日报》《当代电影》《中国电视》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与文艺评论。研究方向:影视艺术、青年文化、新媒体艺术。
绪论 / 1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24第一节 概念溯源及核心概念界定 / 24一、概念溯源 / 24二、核心概念界定 / 27第二节 研究设计 / 29一、混合式研究方法及其争议 / 29二、关于研究对象的说明及数据收集与分析方式 / 31第三节 关于三农自媒体的调查问卷分析 / 32一、信度和效度分析 / 32二、问卷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 / 34第四节 半结构深度访谈与NVivo 定性分析 / 68一、访谈情况 / 68二、资料整理 / 70三、NVivo 12 & ROST 定性分析结果 / 72第二章 三农自媒体发展机制与发展现状研究 / 84第一节 三农自媒体的演进历程与发展机制 / 85一、三农自媒体的演进历程与发展图景 / 86二、三农自媒体的内容形态与符号价值 / 93三、三农自媒体的内容渠道与变现方式 / 102四、三农自媒体的情感消费与运营模式 / 112第二节 三农自媒体个案分析与启示 / 127一、李子柒:中国田园灵韵意象的呈现 / 128二、浪漫侗家七仙女:民族文化符号的仪式化传播 / 133三、付老师种植技术团队:农技科普的自媒体推广 / 139四、春天一家:隐逸野居的生活方式 / 145五、团力结构:青年乡土生活实践者的播客分享 / 152第三节 三农自媒体发展现状与价值作用 / 157一、三农自媒体发展动力与影响因素分析 / 157二、三农自媒体对乡村振兴的价值与作用 / 170第三章 甘肃三农自媒体传播发展研究以陇南市为例 / 177第一节 三农自媒体助力陇南模式的探索与发展 / 178一、元节点:三农自媒体以小博大造就陇南模式 / 178二、助力器:三农自媒体助推陇南模式迭代更新 / 182第二节 陇南三农自媒体典型案例分析 / 193一、嗨,梁掌柜:短视频问政第一人 / 193二、西北小强:凝聚亲情乡味的美食类大号 / 196三、鸡司令尚育康:从创意视频到家庭农场 / 203四、小马哥:哈达铺红色文旅创意内容 / 212五、陇小南:企业自媒体的虚拟人设与创意营销 / 217第三节 陇南三农自媒体的发展现状梳理 / 223一、陇南三农自媒体在主流新媒体平台的数据统计 / 223二、陇南三农自媒体的发展现状 / 227第四章 三农自媒体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234第一节 三农自媒体发展面临的挑战 / 234一、机会分析 / 235二、威胁分析 / 236第二节 三农自媒体发展面临的问题 / 237一、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发展不均衡 / 237二、 配套产业与相关服务跟不上 / 238三、商业趋利性明显,内容形式单一,难以产生规模化效益 / 239四、同质化现象严重,内容良莠不齐缺乏创新力 / 242五、个体表达欲望强烈,缺乏对公共生活的关注 / 243第五章 三农自媒体助力未来乡村创建的路径与策略 / 245第一节 顶层设计:政府引导 服务激发自媒体发展内生动力 / 246一、话语引导: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 246二、直接扶持:汇集乡贤能人,将人力变为财力 / 248三、优化职能:完善自媒体运营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 249第二节 主体性实践:发挥自媒体善治乡村的创造力 / 252一、文化实践:勾起乡愁,传承乡土文化基因 / 254二、 创意实践:土味与灵韵结合,反差性思维下的产业融合 / 256三、经济实践:开发特色资源,促进乡村IP 可持续发展 / 258四、社会实践:彰显人文关怀,助力社会公益 / 259五、精神实践:讲好乡村故事,以情感力量带动创意产业发展 / 261第三节 数字媒体赋能:助推未来乡村建设 / 262一、创新玩法:融媒跨界,从数字助农找到新奇点 / 262二、数字治理:农人IP 引入,打造善治乡村新路径 / 264第四节 乡土文化立根铸魂:民族心理的记忆唤醒与传扬 / 265一、天人合一:生态和谐之美 / 266二、万物有情:生命真性之美 / 267三、躬行践履:耕读劳动之美 / 268附录1 三农自媒体调查问卷(自媒体创作者版) / 271附录2 三农自媒体调查问卷(用户版) / 289参考文献 / 299后记 /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