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如何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繁荣昌盛,究竟经历了多少坎坷,付出了多少牺牲,创造了多少奇迹……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刘统,通过对几百部历史资料爬梳、整理、思索,以大历史与小细节交相辉映的方法,为青少年书写了一套(共三部)描写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寻路的感人读物。第一部《鲜红的党旗:写给青少年的建党故事》围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展现了其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此书一经出版,便入选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后两部分别围绕人民解放军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为读者呈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本书为寻路系列之一:《飘扬的国旗:写给青少年的新中国成立故事》。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展现在人们面前,然而大厦建成非一日之功,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进行过几次政权建设的尝试,本书从江西瑞金诞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写起,彼时这个红色政权正处于白色恐怖的包围当中,中国共产党在困境中不断寻找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终于在陕甘宁边区摸索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执政方式。通过本书,青少年将看到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群众冲破敌人的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伟大历程。历史证明: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更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展开本书阅读的是革命者的骨气,坚硬的是新一代青少年的脊梁。
刘统教授的这部著作着重书写了共产党人在艰苦奋斗中建立新中国光辉而曲折的历程,将波澜壮阔的建国故事忠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经典的历史故事发挥了启发者和引路人的作用,能够让青少年自发地爱上学习党和国家的历史,从中汲取滋润心灵的力量,强化自身理想和信念。
同学们,这是寻路三部曲中的《飘扬的国旗:写给青少年的新中国成立故事》,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建立新中国那光辉却又曲折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人从献身革命事业那天起,就怀着一个远大的志向: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劳苦大众能过上幸福生活的新中国。他们投入了国民革命,在北伐战争中冲锋,为实现三民主义的中国而奋斗。但是国民党与共产党无产阶级革命的理念相对立,于是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这让共产党人意识到,没有一支人民军队,没有自己的枪杆子,就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在武装起义中,工农红军诞生了,朱毛红军从井冈山到瑞金,打出了江西的中央苏区。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建立政权的尝试。办公地址在瑞金叶坪的谢家祠堂内,办公室是用木板隔成的10余个房间,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小的政府机关了。这个看起来如萌芽一般的政权基本模仿的是苏联的政权模式。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等法规,初具一个政府的功能和架构。
但是,这个红色政权是在白色恐怖的包围下建立的。从1930年至1933年,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发起了五次军事围剿,中央苏区在战争中耗光了实力,加上错误路线的领导,无力再坚持下去。1934年10月,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开启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9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共产党人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执政方式,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边区政府实行三三制,其政府的组成贯彻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使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边区建立了真正的民主管理模式,人民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边区的政府成员在工资待遇方面与边区百姓同等水平,没有任何特权和高人一等的官僚气。边区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开办学习班,积极吸收国统区青年,显示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毛泽东自豪地说
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1940年起,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封锁打压陕甘宁边区,还停发了八路军的军饷,这给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怎么解决这种经济困难?毛泽东说:无非三种办法,第一饿死;第二解散;第三不饿死也不解散,就得要生产。我们几万人下一个决心,自己弄饭吃,自己搞衣服穿,衣、食、住、行统统由自己解决。这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的来历。
共产党员带头行动,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从中央干部到学生,他们凭借勤劳的双手开荒种粮、种菜、养猪、纺线、织布,做到自给自足。军队实现自己供给是一个创造,这大大减轻了群众负担。政府还把农民组织起来,除了鼓励农民开荒种地,还帮助他们开展多种经营,增加粮食税收。而且农民缴纳公粮没有固定的数额,根据收成来定,自愿多交的当然要表扬鼓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吴满有等一大批劳动英雄。
大生产运动不仅改善了边区经济,满足了生活需求,而且丰富了共产党的执政经验。毛泽东总结大生产的经验,就是组织起来。通过组织,八路军、新四军具备了打仗、生产和做群众工作的三套本领。毛泽东预言:发动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加上旁的各项本领,我们就一定可以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一定可以协同全国人民,把一个新国家建立起来。
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执政和建设,为后来建立新中国提供了经验。依靠群众,组织起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成为新中国建设的基本国策。延安成为抗战期间的革命圣地,为中外人士瞩目。美军观察组对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为共产党的作风比国民党强得多。民主人士也前来参观,其中黄炎培感慨万千地说,他摸索半生,实业救国,终于在共产党这里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希望。他与毛泽东曾有过著名的窑洞对话,提出如何克服历代前兴后衰的周期率的问题。毛泽东坚定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中国共产党希望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叫《论联合政府》。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去重庆和蒋介石谈判,提出和平建国的建议。中国共产党是真正愿意和平的,不愿再发生内战。通过谈判,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人民希望和平,但国民党与共产党以建立社会主义为终极目标本质上不同。在调兵遣将完成后,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起了全面进攻。当时国共双方实力悬殊,我们的干部普遍信心不足。敢不敢同国民党破裂,敢不敢斗争,毛泽东在思考了三天三夜之后下定决心,指示全党全军坚决斗争,如果没有坚决斗争的精神,结果将极坏。这是一个关键的决策,从而开启持续三年之久的解放战争。
在战争过程中,毛泽东牢牢把握全局,从不利中看到有利,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在经历一年的自卫防御阶段后,毛泽东指挥三路大军出击,将战争引向蒋管区,实施战略反攻。同时他还在解放区普遍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广大贫苦农民分到了土地,更加拥护共产党,人们积极参加解放军,全力支援前线。所以解放战争其实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实现了实力强弱的转换。国民党走向崩溃,共产党赢得了胜利。
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有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民主人士和国统区民众对国民党的腐败深恶痛绝,越来越多的人心向共产党。共产党积极联合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提出召开有广泛代表性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呼吁大家一起来建立一个新中国。共产党不搞清一色,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在共产党的召唤下,进步人士积极响应,原来对国民党抱有幻想的人士也逐渐清醒,大家都为筹建新中国而奋斗。
1949年是决定胜利的关键一年。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写了气壮山河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豪迈地宣布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的任务:
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胜利。
一九四九年我们在经济战线上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成就。
…………
一九四九年将要召集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务为目标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这个政府将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适当的代表人物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
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毛泽东并没有陶醉在胜利之中,相反感到了更多的压力。共产党即将从革命党转为执政党,从打天下到管理国家,这个转折会带来太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必须制定新的政策,使全党尽快实现这个转折。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表明,新中国的蓝图和大政方针,共产党已经成竹在胸。对中央的指示和政策,解放军认真执行,如陈毅给各部队下了严厉的命令:进入上海之后,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不入民房。有的干部提出:遇见下雨、有病号怎么办?陈毅坚持说:这一条一定要无条件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准入,天王老子也不行!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那天,早晨下着小雨。市民们在枪声平息后打开家门,惊奇地发现马路两边潮湿的水泥地上,睡满了解放军战士。胜利的军队在城市中露宿,谁都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解放军就这样赢得了人心。
上海解放后,共产党面临的是国民党扔下的烂摊子和旧社会的污泥浊水。从缺乏经验到成功接管,共产党人表现出了高度的智慧。取缔金融投机,清扫间谍特务,收容改造特殊人员,以举国之力打退资产阶级的投机风潮……通过多种举措稳定民生,恢复工商业,团结教育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初步的国有经济体系。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共产党向世人表明:我们不但善于摧毁一个旧世界,我们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旧中国是帝国主义横行霸道的地盘,新中国坚决驱除帝国主义势力。以美国为代表的霸权主义对新中国的敌视,使共产党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解放军炮击紫石英号军舰,让英国军舰不敢再进入长江。毛泽东痛批美国白皮书,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自强自立。毛泽东宣布: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这豪迈自信的话语,鼓舞着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那些不可一世的洋人一个个黯然离开中国,帝国主义势力被一扫而光。
1949年9月,北平群贤毕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这里召开。人人精神振奋,为成立新中国而献计献策。在确定国名、国旗、国徽、国歌时,专家学者贡献了他们的智慧。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重要文件。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出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6人为副主席,陈毅、贺龙等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当选举结果公布后,会场代表一致起立,热烈鼓掌并欢呼万岁达数分钟之久。
会议选出以毛泽东为主席的由180人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致敬电》,通过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和纪念碑碑文,并于当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礼。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共30万人。会场设立在天安门广场,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下午3点整,会场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雀跃起来。
接着是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为了这一刻,中国共产党人整整奋斗了28年。多少烈士流血牺牲,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才迎来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
新中国走来了,时间开始了。
刘统,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山东大学历史系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师从王仲荦、谭其骧。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在中国现代史、中国军事史研究领域有突出的成绩,出版著作多种,其中《战上海》获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和2018年度中国好书,《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和2021年度中国好书,《决战东北》获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
开讲啦
第一章 瑞金苏维埃共和国
第一节红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第二节调查研究出真知
第三节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
第四节模范边区
第五节为人民服务
第六节窑洞对话
第三章 两种命运的决战
第七节重庆谈判
第八节艰难时刻,敢于斗争
第九节隐蔽战线
第四章 土地制度改革
第十节土地制度改革运动的暴风骤雨
第十一节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第五章 夺取全国胜利
第十二节将革命进行到底
第十三节七届二中全会
第十四节开仓济贫到正规接管
第十五节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第六章 驱除帝国主义势力
第十六节炮击紫石英号
第十七节别了,司徒雷登
第十八节让帝国主义分子低头
第七章 摧毁旧世界,创造新世界
第十九节银元之战
第二十节经济战线的淮海战役
第二十一节扫荡污泥浊水
第八章 新中国走来了
第二十二节民主人士北上
第二十三节新政治协商会议
第二十四节开国大典
划重点
敲黑板 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