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是由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一本集刊,以“理论与实证并重、创新与传承结合”为办刊宗旨,刊发前沿性、高水平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倡导扎根本土、独立思考,促进学术争鸣,构建本学科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以全球视野和本土创新,为推进中国社会学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在理论创新与现实需要的双重驱动下,消费研究得到学界的关注。
《社会学刊》 第2卷第2期以“人工智能(AI)与社会”为主题,关注AI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基于AI技术的社会研究方法和运用AI方法的社会学研究等。
刘欣,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复旦大学社会转型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等。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政治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上海市社会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政治社会学、社会资本、社区研究。获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北京大学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本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Social Sciences in China”、“Social Network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发表论文有《协调机制、支配结构与收入分配:中国转型社会的阶层结构》《中国公众的收入公平感:一种新制度主义学的解释》《中国城市的社会阶层与基层人大选举》《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争辩的焦点和有待探讨的问题》《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等。
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潜在风险与治理策略 刘鲁宁 何潍涛 刘勉/1 大模型背景下质性研究的智能化转型:方法论框架与实践探索 任兵 庄育婷/22 生成式AI嵌入数字政府建设的法律风险与规制路径 张雅雯 孟天广/53 作为数据底座与算法底座:大语言模型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张亦弛 陈伟/73 都市社区空间与集体效能感 赵宇萱 刘欣 向喆/93 生命历程视角下互联网使用与心理健康:基于CGSS2010~2021的年龄-时期-队列分析 代韵佳 王甫勤/122 “双一流”高校文科博士的初职获得何以分化?——基于A校的质性研究余福海/152 人工智能与社会:面向智能社会的社会学 吴菲 编译/172 拥抱、创新与反思 ——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智能论坛之社会研究分论坛(AI4SR)纪要 李雪峰 整理/202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222 《社会学刊》征稿启事/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