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要论述了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信息科学、交叉学科以及技术领域与热点方向研究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规律。重点阐述了生态系统特征及其耦合关系,景观格局及生态过程,生态规划与生态工程,地理环境与风险管理等问题;分析了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以及气候评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探索了地理信息科学、生态信息科学以及环境信息科学的学科地位、理论体系与应用领域;研究了流域生态水文、城市生态资产、“一带一路”资源环境、区域二氧化碳减排、荒漠环境修复等重大科学问题,拓展了遥感与GIS技术、信息图谱技术、低碳信息管理技术、数字制图技术、生态安全及脆弱性评估预警技术、环境物联网技术(EIOT)以及BGC过程、生态补偿、水碳足迹、生态产品等研究热点。本书基于作者40年的国内外科学研究、科学考察、社会服务以及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等研学历程,以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体现了诸多研究领域原始性创新与集成性创新的进展。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前言
第1篇 科学研究
第1章 生态学研究 3
1.1 生态学研究背景 3
1.2 生态系统生态学 4
1.3 景观生态学 18
1.4 生态规划学 25
1.5 生态工程学 28
第2章 环境科学研究 31
2.1 环境科学研究背景 31
2.2 环境危机管理 34
第3章 地理学研究 39
3.1 地理学研究背景 39
3.2 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 40
3.3 气候变化的评估研究 43
第4章 信息科学研究 46
4.1 信息科学研究背景 46
4.2 地理信息科学 47
4.3 生态信息科学 52
4.4 环境信息科学 56
第2篇 融 合 发 展
第5章 交叉学科研究 65
5.1 交叉学科研究背景 65
5.2 生态水文与区域地理 67
5.3 低碳发展与生态安全 81
5.4 资源环境效应与生态环境修复 87
5.5 绿洲体系建设与荒漠资源利用 90
第6章 技术领域研究 98
6.1 RS技术与GIS技术 99
6.2 数字制图技术 112
6.3 生态环境技术 116
6.4 信息分析技术 139
6.5 信息管理技术 142
第7章 多学科综合研究 149
7.1 LUCC 及其功能研究 149
7.2 BGC 过程研究 152
7.3 再生资源遥感研究 155
7.4 环境及灾害评价研究 157
7.5 生态补偿研究 169
7.6 生态产品及ECP 研究 173
7.7 GNSS 及北斗研究 177
7.8 碳排放足迹研究 179
第3篇 实 践 探 索
第8章 科学考察 187
8.1 资源及生态考察 188
8.2 环境与地理考察 211
8.3 产业与发展考察 220
8.4 相关综合性考察 231
参考文献 251
附录1:科教活动 260
附1.1 重大科技活动 261
附1.2 人才培养 268
附1.3 学科建设 269
附1.4 社会服务 269
附1.5 国际合作 271
附1.6 其他活动 273
附录2:学术论文统计 278
附录3:照片拍摄者 280
附录4:学生名录 281
附录5:作者介绍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