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表达的主阵地和最前沿。我国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网络大国,而青少年是互联网的“原居民”和最大用户群体,因此,构建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系统已成为重大时代课题。
本书立足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在遵循“循数而导”“循数而为”“循数而治”的大数据思维基础上,建立“合纵联合”的大数据多元矩阵应对机制,达成大数据引导青少年意识形态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路径创新、载体创新、内容创新,寻求以人为本、圈层为面、区域成块的综合治理的“点、面、块”引导结构模式。
燕道成,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负责人,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新闻传播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南省青少年新媒体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绪 论001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00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007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028
第一章 网络意识形态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031
第一节 网络意识形态研究的西方理论资源 / 031
一、意识形态总体概念的西方理论资源 / 031
二、意识形态政治及革命的西方理论资源 / 033
三、意识形态科学技术方面的西方理论资源 / 037
四、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的西方理论资源 / 039
第二节 我国意识形态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043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涵 / 043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技术权力与话语权 / 049
第二章 大数据时代的崛起与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的耦合关联053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浪潮:新技术、新社会、新平台 / 053
一、新技术:社会的数据计算科学 / 053
二、新社会:互联互通的网络社会 / 059
三、新平台:网络社会的枢纽 / 063
第二节 从新空间、新关系到网络意识形态的新价值选择 / 068
一、新时代语境下的主流意识形态 / 068
二、多元化意识形态下的价值选择 / 069
第三节 从个体权利的持续觉醒到网络社会权力的新分化 / 070
一、网络社会下个体权利的觉醒:话语权与行动权 / 070
二、网络社会的去中心化:权力的分化与关系赋权 / 072
第四节 网络社会“派系”下不同价值观驱动的社会意识形态思潮 / 074
一、新消费主义思潮 / 074
二、泛娱乐主义思潮 / 076
三、新自由主义思潮 / 077
四、利己主义思潮 / 079
五、共享经济思潮 / 081
第三章 大数据时代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现状083
第一节 媒介分析: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的跨媒介符号互动 / 083
一、青少年群体接入互联网设备的现状 / 084
二、青少年群体网络新媒介符号的表达特征 / 085
第二节 内容分析:青少年主体的虚拟在场与社会在场 / 092
一、研究设计 / 092
二、具体分析 / 095
第三节 安全分析:青少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危机 / 098
一、青少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形式化危机 / 098
二、青少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教条化危机 / 099
三、青少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危机 / 101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的跨媒体传播及其风险104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的跨媒体传播机制 / 104
一、青少年群体的网络使用动机 / 105
二、青少年网络活动的传播方式 / 106
三、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跨媒体传播的语言 / 109
四、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跨媒体传播特征 / 111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跨媒体传播的风险 / 114
一、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跨媒体传播的信息安全风险 / 114
二、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跨媒体传播的情感风险 / 118
三、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跨媒体传播的行为失范风险 / 119
第五章 大数据时代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偏差及其矫治122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偏差的表征与类型 / 122
一、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偏差的表征 / 122
二、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偏差的类型 / 125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偏差的生成机制及影响因素 / 126
一、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偏差的形成机理 / 126
二、网络意识形态偏差行为的影响因素 / 130
第三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偏差矫治的理论体系 / 143
一、社会契约理论 / 144
二、自我控制理论 / 144
三、控制平衡理论 / 145
四、明耻整合理论 / 146
五、威慑理论 / 146
第四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偏差的矫治方略 / 147
一、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偏差矫治的行为主体 / 147
二、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偏差矫治的重要因素 / 149
第六章 大数据时代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的作用机制与价值排序154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的影响因子 / 154
一、因子分析法 / 154
二、设计依据与因子设定 / 155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的关键要素 / 157
一、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中的舆论引导 / 157
二、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中的惩处机制 / 158
三、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中的意见领袖 / 159
第三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的价值排序与核心价值观序位 / 160
一、“最高价值准则”与“基本价值”的排序对位 / 160
二、青少年价值排序不对等的现实影响 / 161
三、青少年价值排序不对等的成因 / 163
四、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价值排序的建设需求 / 164
第七章 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会的本土化语境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现策略167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本土语境 / 168
一、互联网思维的本土语境 / 168
二、网络社会价值观的本土语境 / 171
三、网络社会文化的本土语境 / 172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青少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化与引导 / 174
一、青少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时代价值 / 174
二、青少年话语表达与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联结 / 175
三、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逻辑与青少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契合性 / 176
四、大数据时代青少年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层次 / 177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策略 / 179
一、领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精神内涵 / 179
二、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 180
三、实现社会联动一体化教育 / 182
第八章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大数据预警体系184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的智能识别与追踪 / 184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热点话题智能识别 / 184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青少年话题智能追踪 / 186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的大数据智能获取 / 187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异构媒体特征智能提取 / 188
二、异构媒体大数据的智能搜索与获取 / 189
三、异构媒体数据关联关系和语义分析 / 191
第三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的大数据情感智能分析 / 193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舆情大数据情感智能计算 / 193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舆情大数据复杂情感分析 / 199
第四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的大数据热度智能分析 / 201
一、网络意识形态大数据热度智能分析 / 201
二、网络意识形态的数据分析与场景理解 / 202
第五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的大数据多元预警机制构建 / 204
一、网络意识形态事件分级分类机制构建 / 204
二、网络意识形态预警国际联动机制构建 / 208
三、网络意识形态预警保障制度构建 / 211
第六节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的大数据智慧预警平台设计 / 214
一、网络意识形态大数据智慧预警平台技术集成 / 214
二、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大数据智慧预警程序模型 / 216
第九章 大数据时代我国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机制219
第一节 “循数而导”的大数据思维引导机制 / 219
一、循数而思 / 219
二、循数而为 / 223
三、循数而治 / 224
第二节 以合纵联动为主的多元矩阵应对机制 / 226
一、基于大数据的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纵向引导结构模式 / 227
二、基于大数据的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横向联合引导结构模式 / 229
三、基于大数据的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的“点、面、块”融合
引导结构模式 / 232
第三节 以数据驱动为主的多平台联动决策机制 / 234
一、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的数据安全 / 234
二、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的决策主体 / 236
三、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的决策流程 / 238
第四节 以精准定位为主的智能引领机制 / 240
一、利用大数据及时把握青少年新闻舆论意识形态 / 240
二、利用大数据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精准化 / 241
三、利用大数据达成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议题价值增值 / 241
结 语243
参考文献247
附 录 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调查问卷(全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