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村民?什么村?
一 什么是村民?什么是本村村民?
二 行政村自治村,还是建制村?
第二章 建制村的数量和规模
一 全国大多数地方建制村初始设立范围是自然村吗?
二 1985年以来建制村数量和规模的变化情况如何?
三 建制村数量和规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发展的趋势会怎样?
第三章 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一 何谓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二 为何开展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
三 全面实行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会怎样?
四 如何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第四章 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
一 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村民自治的试点情况
二 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村民自治的问题分析
三 对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村民自治的意见建议
第五章 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问题
一 现行省级法规关于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的规定
二 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规定资格条件并不违宪
三 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规定资格条件与村民自治并不冲突
四 规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统一的原则
五 应从消极的否定的方面规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
第六章 我国直接选举候选人资格条件问题
一 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候选人资格条件问题
二 村(居)委会选举中的候选人资格条件问题
三 两种直接选举在候选人资格条件问题上的统
第七章 村委会选举中的委托投票问题
一 村委会选举委托投票的文本规定分析
二 村委会选举委托投票的实际状况考察
二 村委会选举委托投票的利弊得失探讨
第八章 农村村级组织负责人党政一肩挑
一 农村村级组织负责人党政一肩挑政策由来
二 农村村级组织负责人党政一肩挑实践发展
三 农村村级组织负责人党政一肩挑问题探讨
第九章 村民会议的理想与现实
一 承载着直接民主的理想
二 法定了多项重要的职权
三 现行的法定不等于应有
四 美好的理想要变为现实
五 美好的理想怎变为现实
第十章 关于村规民约的几个问题
一 村规民约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关系如何?
二 村规民约是否可以规定惩罚措施?
三 村规民约如何规定和怎样实施惩罚措施
第十一章 各省实施村委会组织法办法比较
一 形式比较:修订时间、体例结构和条文数量
二 内容比较:关系和性质、职责和权限、运作和监督
第十二章 省级法规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
一 实施办法的制定或修订出台是否应有时间要求?
二 为什么实施办法的地方特色不很突出、鲜明?
三 实施办法贯彻不抵触一般不重复原则的情况如何?
四 实施办法重点应当规定什么?
五 实施办法可否在村委会组织法的基础上有创新和突破?
第十三章 各省村委会选举办法比较
一 形式比较:修订时间、体例结构和条文数量
二 内容比较:总则、机构、组织和程序
第十四章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两委组织法的修订
一 以城乡融合发展统筹两委组织法的修订
二 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居)民自治体系统帅两委组织法的修订
三 以规范化的要求促进两委组织法的修订
四 将信息化的内容纳入两委组织法的修订
第十五章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与两委组织法的修订
一 基层社会治理城乡一体化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二 基层社会治理城乡分治与基层社会治理城乡一体化
三 基层社会治理城乡一体化与两委组织法修订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