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修行课》针对孩子在学习、生活习惯、情绪管理、社交能力和性格塑造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向家长揭示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并提供了孩子易于接受的解决方法,帮助妈妈摆脱育儿焦虑。
养育子女,宛如一场心灵的修炼之旅,妈妈在其中不断蜕变,不仅成为更好的自己,亦成为孩子的榜样。妈妈越有修养,孩子越有教养。
推荐1:育儿先育己,帮助妈疗愈内心的小孩,并重新审视自己的养育方式,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推荐2:写给在育儿中缺乏有效方法的妈妈,帮助妈妈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在亲子互动中运用恰当的沟通方式,为孩子提供正向引导和反馈,让孩子拥有强大、稳定的内核。
推荐3:孩子的脸,六月的天,孩子的情绪变化莫测,需要大人的理解和引导。通过阅读本书,妈妈可以学会在孩子情绪爆发时,用恰当的方式让孩子冷静下来,并引导他们化解情绪。
推荐4:本书聚焦孩子的日常典型场景,从大量真实案例切入,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并提供恰当的亲子交流方法,帮助妈妈和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推荐5:这是一本写给妈妈的亲子沟通书,也是一本读懂孩子的知心书,更是一本科学育儿的指导书。解决孩子在学业困扰、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日常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孩子放学回到家后,妈妈对孩子说:我把你的平板电脑收起来了,以后你要认真学习,什么时候学习进步了才可以使用它。
您怎么能不跟我商量呢?您怎么可以随便动我的东西?
我是你的妈妈,所以可以管着你。
孩子非常气愤,浑身颤抖地说:那我想要换一个妈妈!说完,头也不回地回到房间,并锁上房门。
听到孩子这样说,这位母亲很伤心。
很多家长以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自己是爱孩子的,所以自己不会害孩子。仗着身份和爱,家长们高举我都是为你好的旗帜,肆无忌惮地剥夺孩子的各种权利,包括自主选择的权利。
家长如果总是站在强者的角度跟孩子沟通,就会忽略孩子的想法,给孩子造成伤害,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作为意识主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逻辑和想法,他们渴望被父母尊重,被父母认可。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苛刻,就会出现上面那种两败俱伤的局面,不仅孩子难过,父母也会很伤心。
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在管教孩子时总是不自觉地使用强制性手段,一旦发现孩子不服管教,就会情绪失控。有时父母觉得自己只是在正常地管教孩子,而孩子感受到的却是父母的全盘否定。
在一个充满信任感的家庭里,孩子的需求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孩子的内心也会更加健康和丰盈。孩子正处于成长阶段,不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冲突。这时,父母说话前要多想一想,别随口说出伤害孩子的话。优秀的父母都能顺着孩子的逻辑跟孩子沟通,化解孩子负面情绪的同时还能给孩子成长的力量,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身为父母,我们都会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健康快乐,希望他正直善良,希望他学习优秀,希望他事业有成……但这些美好的愿望能不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是否尊重孩子的情绪。
本书囊括了孩子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从家庭到学校,从学习到交际,每一个场景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从孩子的逻辑入手进行分析,能让家长朋友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问题。
此外,本书每一节都列举了错误话术和正确话术,希望家长能在反省自己跟孩子的沟通问题的基础上,跟孩子建立平等、高效的亲子对话关系,提高亲子沟通效率。
最后要说的是,请家长朋友不要给自己施加过多的压力,因为家长也是在不断地摸索、学习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没有谁能在孩子出生后马上成为最佳父母。所以,请家长朋友安心地和孩子一起学习,慢慢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