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工基础》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修订的。本书采用项目化编写模式,科学设置学习目标、工作任务、相关实践知识、相关理论知识、本项目思维导图和习题,符合高职的教学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
本书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认知,直流电路分析,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分析,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分析,互感、磁路和交流铁心电路分析,线性电路的动态过程分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认知等。
本书精选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实用性、创新性强,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突出体现了电工基础的职业教育特色,可作为高职院校自动化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电子、电气行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习题解答、模拟试卷及答案等,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学校,均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免费下载。联系电话:010-88379375。
本书遵循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规律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配套齐全
《电工基础》教材是依照高等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电工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同时兼顾其他专业的培养方案编写而成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用书。
在编写时,我们始终秉承“以学生为出发点,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理念,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力求体现职业培养的规律,满足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的需要。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编写时降低了理论深度,精选了教材内容,省略了公式中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增加了例题的数量和类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此外,每个项目后面有本项目思维导图与习题,并在书后附有习题参考答案。在理论论述上,尽可能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注重从具体的例子引出结论。
自2017年出版以来,《电工基础》教材受到职业院校同行师生的认可,并获评“十三五”“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当前教学改革需要,决定对教材进行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调整、增加部分工作任务,使之更加符合行业应用实际,帮助学生切实掌握技能、规范操作、养成安全意识。如项目3增加了“插座及单灯单控电路安装、测量”工作任务,使学生掌握低压照明电路的电气规范,学会安装简单照明电路,会使用验电笔进行电气检查和故障初判。
项目4增加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检测”工作任务,使学生了解三相电动机的结构和接线方式,掌握使用绝缘电阻表检测三相电动机绝缘电阻、判断电动机好坏的方法。
项目5调整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监测”工作任务,使学生掌握钳形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既了解变压器的应用,又加深对对称三相电路知识的理解。
项目6调整为“指针式万用表检测电解电容的好坏”工作任务,通过检测电容元件的充放电,直观理解线性电路的过渡过程。
2)更换部分习题,尽可能选取生产、生活实践中普遍、实用的电路,提升学习乐趣,寓教于乐。
3)调整部分章节顺序,使之逻辑性更为严谨。如项目2的内容编排,结合知识的连贯性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连续性,在保留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分为基尔霍夫定律与电路分析方法、等效网络、叠加定理和受控源和含受控源简单电路的分析四部分内容。其中电路分析方法内容包含支路电流法和由基尔霍夫定律衍生出来的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三种电路分析方法;等效网络内容包含无源等效网络和有源等效网络,无源等效网络又包含电阻串、并联及混联以及电阻的星形、三角联结及其等效变换,有源等效网络包含电源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三种电路分析方法。本项目共涵盖七种电路分析方法,各具特点,重新整合后,条理分明,逻辑清晰。
为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各项目的知识图谱,本次修订每个项目都新增了详细的思维导图,可用于自查学习效果及建立学科体系。
4)新增知识加油站栏目,拓展学生学习视野,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如项目1增加“电路工作状态”“等电位应用”“电磁感应的定则和定律”。通过“电路工作状态”栏目,学生可了解三种电路工作状态,掌握其在通电和未通电状态下的特点,学会使用电工仪表进行测量判断,并强调安全用电,避免短路发生的重要性,介绍常用的短路保护电器——自动断路器。通过“等电位应用”栏目,学生可掌握其原理及应用,同时彰显我国在超高压电网运行维护作业方面全球领先的国际地位,抒发民族自豪感。“电磁感应的定则和定律”栏目既是高中物理知识的复习,又为课程后续自感、互感、发电机、变压器等内容进行铺垫。项目4增加“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学生可了解到身边三相五线制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以及在安全用电方面的保护措施,增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电工基础第2版第2版前言5)增加数字化资源。电工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对于课程中的重难点,制作了立体动画,便于学生理解。
全书采用项目化编写方式,共分为7个项目:项目1为电路的基本概念认知;项目2为直流电路分析;项目3为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分析;项目4为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分析;项目5为互感、磁路和交流铁心电路分析;项目6为线性电路的动态过程分析;项目7为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认知。教学时数为72学时左右,标“*”内容为选学内容,可根据教学实际选学。
修订后的第2版由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黄宇平、林勇坚担任主编,广西通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杨华军、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喻宁娜、雷志坤担任副主编,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无线电监测中心罗辉、南宁师范大学杨燕、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张联、韦鸿参与编写。其中项目1由雷志坤编写,项目2由喻宁娜、罗辉编写,项目3由黄宇平编写,项目4由杨华军、张联编写,项目5由林勇坚、杨燕编写,项目6由黄宇平、韦鸿编写,项目7由雷志坤编写。全书由黄宇平、林勇坚统稿,林运恕审稿。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职业院校教师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二维码索引
项目1电路的基本概念认知1
学习目标1
工作任务1
相关实践知识2
相关理论知识11
11电路和电路模型11
111电路11
112电路模型11
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12
121电流12
122电压13
123电位14
124电功率与电能15
13电阻元件及其伏安特性17
131电阻元件17
132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17
14电感元件及其特性18
141电感元件18
142电感元件的特性18
15电容元件及其特性20
151电容元件20
152电容元件的特性21
16理想电源21
161理想电压源21
162理想电流源22
本项目思维导图22
习题25
项目2直流电路分析28
学习目标28
工作任务28
相关实践知识29
相关理论知识29
21基尔霍夫定律与电路分析方法29
211基尔霍夫定律30
212支路电流法31
213网孔电流法32
214节点电压法34
22等效网络36
221电阻的串、并联及混联37
222电阻的星形、三角形联结及其
等效变换40
22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41
224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44
23叠加定理47
24受控源和含受控源简单电路的分析48
241受控源48
242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分析49
本项目思维导图51
习题54
项目3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分析63
学习目标63
工作任务163
相关实践知识164
工作任务265
相关实践知识266
相关理论知识67
3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67
311交流电路概述67
312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67
3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70
321复数的相关知识70
322相量72
33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元件73
331电阻元件相量形式的伏安特性73
332电阻元件的功率74
34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感元件75
341电感元件相量形式的伏安特性75
342电感元件的功率76
35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容元件77
351电容元件相量形式的伏安特性77
352电容元件的功率78
36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79
37RLC串联电路81
371RLC串联电路的性质81
372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提高85
38多阻抗的串、并联电路87
381多阻抗串联87
382多阻抗并联88
39谐振电路90
391串联谐振90
392并联谐振94
本项目思维导图97
习题100
项目4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分析105
学习目标105
工作任务1105
相关实践知识1107
工作任务2108
相关实践知识2110
相关理论知识114
41三相交流电115
42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连接116
421三相电源的连接116
422三相负载的连接119
43三相电路的功率125
431有功功率125
432无功功率126
433视在功率与功率因数126
434对称三相电路中的瞬时功率126
435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127
本项目思维导图128
习题130
项目5互感、磁路和交流铁心电路
分析132
学习目标132
工作任务132
相关实践知识133
相关理论知识134
51互感和互感电压134
511互感现象134
512互感电压134
513同名端135
52具有互感线圈的正弦交流电路分析137
521互感线圈的串联137
522互感线圈的并联140
53磁路和磁性材料的磁性能141
531磁路的基本概念141
532磁性材料的磁性能143
54交流铁心线圈电路145
541交流铁心线圈145
542电磁铁147
55理想变压器147
551理想变压器的定义147
552理想变压器的作用148
本项目思维导图150
习题151
项目6线性电路的动态过程分析153
学习目标153
工作任务153
相关实践知识154
相关理论知识155
61换路定律及初始值的计算155
611产生过渡过程的原因155
612换路定律157
613初始值的计算157
6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59
621零输入响应的概念159
622R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59
623RL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61
63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64
631零状态响应的概念164
632R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64
633RL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66
64一阶电路的全响应168
641全响应的分析 168
642全响应的分解169
65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170
66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172
661微分电路173
662积分电路174
本项目思维导图175
习题176
*项目7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认知178
学习目标178
工作任务178
相关实践知识178
相关理论知识179
71非正弦周期信号179
72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和
平均功率181
721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181
722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平均值182
723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平均功率183
7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183
本项目思维导图185
习题185
习题参考答案187
参考文献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