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和动画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它们在造型和审美等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如形象夸张、动态节奏感强、审美讲求意象等。中国动画自产生之初就与戏曲有着不解之缘,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向以戏曲为代表的民族艺术吸收养分,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戏曲动画既具备动画的基本特征,又具有鲜明的戏曲特点。本书以戏曲动画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戏曲动画的发生与矛盾。其次,分析了戏曲动画的文本创作特征、表演转变、造型设计、时代应用与价值。最后结合当下探讨了数字化时代下戏曲动画发展的问题与未来。
戏曲动画是什么?
什么是戏曲动画?
本书通过对文本、表演和美术等多方面的艺术特征进行理论化的分析和论述,总结戏曲动画的本体特征,来回答这个问题。
马潇婧:博士,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青年教师,编剧。国际动画 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少 数民族戏剧学会会员,中国高校影视协会会员,墨舞云端数字水墨动画实验室成员,数字水墨动画国际研究交流中心成员等。参与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艺术百家》《戏曲研究》《四川戏剧》《电影新作》等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曾荣获第六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第三十四届田汉戏剧奖等。曾荣获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目录:
绪 论 / 1
第一章 戏曲动画的发生与特征 / 39
第一节 戏曲动画的发生 / 41
第二节 戏曲动画的内在矛盾 / 97
第三节 戏曲动画的本体与特征 / 113
第二章 戏曲动画的文本创作与特征 / 133
第一节 戏曲动画的文本特征 / 135
第二节 戏曲动画文本的人物塑造 / 158
第三节 戏曲动画文本的语言特质 / 181
第四节 戏曲动画文本的改编策略 / 188
第三章 戏曲动画的表演基础与特征 / 203
第一节 戏曲动画表演的意象与思维 / 210
第二节 戏曲动画表演的主体有限的身体 / 220
第三节 戏曲动画表演的核心动作 / 253
第四节 戏曲动画表演的自由与束缚 / 262
第四章 戏曲动画的造型设计与风格 / 271
第一节 戏曲动画的人物造型 / 273
第二节 戏曲动画的场景设置 / 295
第五章 戏曲动画的时代应用与价值 / 315
第一节 戏曲从娃娃抓起与民族文化认同 / 317
第二节 戏曲动画的审美教育与价值 / 330
第三节 戏曲动漫传承模式的实践探索 / 343
第六章 戏曲动画的问题与发展 / 359
第一节 冲突与融合中提高的艺术 / 361
第二节 戏曲动画发展的困境 / 369
第三节 戏曲动画发展的改进 / 374
结 语 对戏曲动画的思考 / 381
参考文献 / 389
附录一 文旅部公共文化共享工程戏曲动漫项目20082017年制作剧目名录 / 399
附录二 文旅部公共文化共享工程戏曲动漫项目覆盖剧种情况 / 420
附录三 文旅部公共文化共享工程20142018年戏曲动漫推广活动汇总表 / 421
后 记 /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