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认知重塑、发现时间、核心工具、障碍清除、科学行动、长期蓄力六个维度出发,层层递进,详细系统地向读者介绍了科学管理时间的方法及工具,使读者通过使用系统化的时间账单,重新认识时间,对自我形成长期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将自己从时间匮乏的窘境中解救出来,摆脱焦虑、疲惫等消极状态,提高时间利用的效率,成为“时间的富人”,获得自由。
序:学会科学管理时间,成为“时间的富人”
大部分人都是“时间的穷人”
我们几乎每天都处于忙碌状态,基本上周末、节假日也没有完整的休息时间,随时可能需要加班。
我们感觉自己就像一部机器,每天执行各种指令,马不停蹄地高速运转。这种紧迫感,带来了巨大的时间压力。
你会发现,自己想做的事情,好像永远没时间做,比如,读书、运动健身、出门旅行,计划了几年,仍然停留在想象阶段。
焦虑感与日俱增。可怕的是,越焦虑,越感觉时间紧迫。如何才能走出“时间贫困”的窘境?答案是,学会科学管理时间。
乍听起来,这个答案有点匪夷所思。但是细想一下,你就会发现的确如此。
为什么很多人时间不够用?当然和工作时间比较长有关。但是,这并非决定性因素。因为有些人和我们工作时长一样,他们却游刃有余,除了完成工作任务外,还有时间享受生活。他们读书、健身、满世界旅行。
根源在于,管理时间的方式不同。如果你总是被动管理时间,时间就永远不够用。如果你能学会主动管理时间,统筹安排好各项事情,会发现时间很富余,你甚至可以过上“游刃有余”的生活。
那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管理时间呢?这是因为,很多人认为时间不可管理。在学习科学管理时间之前,我们必须消除这种认知误区。
认知误区:时间不可管理
曾经,我固执地认为,所谓的时间管理,不过是一个伪概念。因为时间不增不减,是一个客观存在,怎么可能被管理呢?我们所能做的,是管理好自己。
正是这样的认知,导致我的时间使用效率比较低。各种计划不断泡汤,或者即使完成,质量也不高。整个人持续处于焦虑状态,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却又无从下手。
直至开始记录自己的时间账单,进行科学的时间管理,我才从焦虑中解脱出来。
原来,我一直都误解了时间管理的作用。我以为时间管理是一个伪概念。而事实是,在近六年的科学管理时间后,我高效地完成了不少事,阅读了600多本书、创作了150多万字。创作的听书稿,在得到、中信书院等各大平台上架;创作的新媒体文章,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转载,多篇文章全网阅读量超过了千万。2021年,我启动了每周3—5次的健身活动。到目前为止,累计健身时间已逾300个小时。
遗憾的是,仍然有很多人坚持认为“时间不可管理”。我曾经发过一条朋友圈,说自己即将打磨一本时间管理书籍。有读者留言问:“你认为时间可以管理吗?”还有一些朋友直接和我说:“时间根本不可能管理,你为什么还要出这种书?”
他们认为,任何人都无法管理时间。每个人理由不同,我总结了三个主要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时间是刚性的,不管怎么管理,时间既不会变多,也不会变少。所以,时间管理没有任何价值。
第二个理由:自己每天上班,可支配的自由时间极其有限,谈时间管理不是开玩笑吗?
第三个理由:时间管理的本质是管理自己,根本不用去管理时间,管理好自己就足够了。
先来说第一个理由为什么不成立。时间确实是刚性的,我们每个人每天的总时间都是24个小时。但是,每个人的有效时间总量却是天差地别。有些人一天可能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有效时间,有些人可能有三四个小时,或者更多。
不同的人之间的有效时间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是否有意识地对时间进行管理。当你开始管理后,你会谨慎地使用时间,减少浪费,有效时间自然就会增多。
第二个理由也不成立,因为可支配时间少并不妨碍对时间进行管理。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精力、认知、情绪的周期性变化,对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你的工作效率会更高,生活质量也会更高。
第三个理由,认为时间管理的本质是管理自己。这句话忽视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能管理好自己不等于能管理好时间。二者之间不能画等号。而且,什么是管理自己?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模糊。我们很难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判断自己是否完成了“自我管理”。所以,不要再被这个理念误导了。
真实的逻辑更可能是,学会科学管理时间,我们必然也就能够管理好自己。
科学的时间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很多人认为,时间管理必须使用非常专业的工具,比如,买一本时间管理笔记本,或者用一个专业的时间管理App。甚至有不少人认为,时间管理=用工具管理时间。
我不否认工具的价值,好的工具会让我们事半功倍。但是,工具仅仅是时间管理上的“术”。我们不能只重视“术”,而忘记“道”。
我最开始进行时间管理时,工具是一个普通本子,但这并不妨碍我执行自己的时间管理计划。后来开始用幕布记录时间账单。幕布也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我已连续记录时间账单超过五年。而有些人用着功能非常齐全的工具,却总是没过几天就放弃了。所以,不要执迷于工具的选择,这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假如你已经有了很好用的笔记本、App,用就对了。如果还没找到,不要在寻找工具上花费过多时间,这会影响你的执行力。你需要先启动,再完善。
另外,你要把更多精力放在“道”上。
什么是时间管理的“道”?时间管理的“道”,是要认识到时间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时间管理既包括对时间本身的管理,也包括对障碍的清除,比如,打败拖延症、消灭坏习惯。另外,还包括我们对自己精力、情绪、心理能量的管理,这些都是支撑你的后台能量。如果后台能量匮乏,再高超的管理术也无法支撑你坚持太久。除此之外,还包括你对大尺度时间的管理,比如,一年、三年、五年。对大尺度时间的规划能力,决定了你的人生走向。做好系统工程,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对时间的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时间,能让你不断突破自我
从2008年大学毕业到2016年,我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没有创作过一篇完整的文章,也没有成功地完成过任何计划。2016年,我开始进行简单版的时间管理后。在孕期中的我,阅读了50多本书,之后,我养成了写作习惯,半年多创作了10万字。
2019年起,我启动了精细化的时间管理,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重塑。除了之前提到的阅读、创作和运动成绩外,还成为大锤老师的合伙人,已累计帮带800 多名学员学习阅读和写作。
在此期间,我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2017年,儿子出生了。我度过了手忙脚乱的新手妈妈期和漫长的哺乳期。
2021年,我再次回到职场。律师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出差,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大幅缩水。
无论是生孩子、带孩子,还是重归职场,都没有影响我持续推进自己的人生计划。这些,都得益于我的时间管理能力。
几年中,我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从每天玩手机,到年阅读量突破50本、100本书;从提笔困难,到能流畅自如地完成一篇又一篇的长文;从每天能躺不坐、能坐不站的懒散状态,到每周运动3—5个小时……
学会科学管理时间,我们才能突破“过去自我”的束缚,实现各种“可能的自我”,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的真正创作者。
科学管理时间的终极目标,是获得真正的自由
有很多人认为,一旦开启时间管理,条条框框的烦琐规则会让自己丧失自由。人生失去自由,还有什么意义呢?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观点,是因为误解了自由的含义。很多人认为自由是不受任何约束,是不在任何规则框架内行事。所以,他们会觉得时间管理会剥夺一个人的自由。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刘玮老师说:“自由是行动者的一种特殊能力,一种通过观察和思考自己的处境,自觉、自愿、自主地做出决定和行为的能力。”
有没有自由的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选择的能力。如果在框架内行事,是出于你的内心选择,是你自愿要这么去做,那你并没有丧失自由。如果你是被迫的,并不是出于自主意愿,那你肯定会感觉自己失去了自由。
如果你想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却又认为规则会剥夺你的自由,那么,请你先修改大脑中关于自由的定义。对自由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再排斥规则。
事实上,没有限制的自由,是虚假的自由。不付出,只享受自由,自由最终一定会消失。比如说,一个人从来不规划自己的时间,总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愿意节制自己,沉迷于刷抖音、玩游戏。几年后,TA的时间被浪费,无法创造更多价值,收入不升反降,想买房子却始终买不起。此时,何谈自由?
当启动时间管理后,你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未来,你将拥有更大的选择权。
科学的时间管理方式,是自由的保护伞,而非剥夺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律通向自由”。
这本书将从认知重塑、发现时间、核心工具、障碍清除、科学行动和长期蓄力这六大模块,为你搭建一个科学的时间管理系统。
最后,希望这本书能帮你学会科学管理时间。如果你已是时间管理的高手,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新的启发。
请相信我,一旦你学会科学管理时间,你将成为“时间的富人”,并获得真正的自由。
1 一个人的时间观,决定了对待时间的态度
人与人对待时间的方式差别非常大。
有些人把时间视若珍宝,希望每一分钟都用在刀刃上;有些人则认为时间无关紧要,总是肆意挥霍,将其花费在刷视频、逛购物网站、打游戏上……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巨大的差异?我们习惯把根本原因归结到自控力上。再往深处剖析,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自控力的差别会如此之大?标准答案是,既有先天原因,也有后天原因。
分析到这里,你会发现,问题依然处于待解决的状态。没有人能在短时间内让自己变成自控力达人。
其实,长久以来我们始终在用“单一视角”分析这个问题。一定是自控力导致的根本差异吗?
心理学家津巴多认为,人与人对待时间的态度之所以截然不同,其实是由于时间观不同。
时间观,是指人们对时间形成的一种整体性观念。时间可以划分为三种状态:过去、现在和未来。科学的时间观,是指能够用一种平衡的视角对待这三种状态的时间。对于过去,我们懂得宽恕与放下;对于现在,我们懂得投入与适度享受;对于未来,我们懂得展望与规划。
遗憾的是,尽管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消费时间,却鲜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消费方式,更少有人注意自己对时间持有何种观念。不过,只要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何种时间观,我们就可以改变,主动构建更加科学的观念。接下来,我们来一步一步重新构建自己的时间观。
为什么时间观会决定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
为什么时间观能够决定一个人对待时间的方式?
我们不妨从反面来思考。假如一个人拥有错误的时间观,会发生什么事情?
先来说用错误的时间观对待过去,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待过去,不外乎两种态度:一种是深陷于过去的伤痛,认为正是这些不幸毁了自己的人生;另外一种是对过去过度留恋,认为过去是自己再也难以企及的高峰。
前一种观念,会让我们时刻活在负能量之中,整日郁郁寡欢,难以投入到当下;后一种观念,会让我们人生定格在过去,根本提不起兴趣经营当下。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会导致当下的时间白白流逝。
关于现在,最常见的错误观念是对享乐的过度关注。持有这种观念的人,他们的人生只有此时此刻,没有未来。另外一种常见的错误观念是“宿命论”,认为人生的一切早已是冥冥之中决定好的,自己只能接受既定的人生脚本。
过度关注享受,会让我们今朝有酒今朝醉;而认为自己对人生无能为力,则会让我们变得消极被动。这两种关于现在的错误观念,都会导致我们对未来缺乏规划,听凭本能的支配得过且过。
关于未来,最常见的一种观念陷阱,是始终认为未来更重要。他们甚至会彻底忽视当下。比如,为了升职,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工作中,鲜少有休息时间,也彻底忽视了家人。
假如我们无法用一种平衡的视角对待这三种状态的时间,任由其中一种状态的时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我们的时间管理必然会发生偏离,或变成过去时光的囚徒,或成为执着于当下的享乐者,或沦为未来的奴隶。
那么,如何才能发展出科学的时间观?这需要我们正确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