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监察委员会如何预防腐败”这一研究问题,按照“理论阐释-制度分析-实践检视-政策因应”的研究思路进行内容设计。借鉴制度预防腐败等理论资源,从权力监督、廉政教育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构建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职能的理论分析框架。借鉴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监察委员会各项预防腐败职能的设置依据、实施主体与作用机理。运用权力监督制约、制度执行力理论等理论资源,分析监察委员会履行各项预防腐败职能的目标任务与实践路径。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监察委员会研究现状
	(二)预防腐败研究现状
	(三)监察委员会与预防腐败的交叉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框架结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的厘定
	(一)腐败与公权力腐败
	(二)预防腐败与惩治腐败
	(三)监察委员会与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
	二、理论基础
	(一)权力监督与制约理论
	(二)制度预防腐败理论
	(三)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四)制度执行力理论
	三、理论分析框架
	(一)切断公权力腐败发生链条:预防腐败的理论逻辑
	(二)“公共权力+腐败动机+腐败机会→腐败行为”:公权力腐败发生机理
	(三)“权力监督+廉政教育+制度建设→预防腐败”: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监察委员会的设立及其对预防腐败的积极作用
	一、监察委员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一)监察委员会的政策试点
	(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政策扩散
	(三)监察委员会制度成熟定型
	二、创设监察委员会对预防腐败的积极作用
	(一)提升预防腐败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整合分散的预防腐败职能
	(三)构建党统一领导、集中统一的预防腐败体系
	第三章 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职能设置
	一、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职能设置的整体框架
	(一)教育、制度、监督并重:预防腐败体系的政策框架
	(二)监督、教育、制度并重: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职能的整体框架
	二、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监督职能
	(一)权力监督是不同时期监察机关开展腐败治理的一项共性职能
	(二)监督职能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能
	(三)监察委员会监督职能的履行主体与履行方式
	(四)重视发挥权力监督的防腐功能:积极主义腐败治理的核心要旨
	(五)以事前监督防范公权力滥用:监察监督在预防腐败中的作用机理
	三、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廉政教育职能
	(一)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是监察委员会一项重要的监察职能
	(二)监察委员会廉政教育职能的履职机构及其履职方式
	(三)以廉政教育抑制腐败动机:廉政教育在预防腐败中的作用机理
	四、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监察建议职能
	(一)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是监察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能
	(二)监察委员会监察建议职能的履职机构及其履职方式
	(三)以制度建设减少腐败机会:监察建议在预防腐败中的作用机理
	第四章 监察委员会履行预防腐败职能的目标任务
	一、实现监察监督的全面覆盖和有效覆盖
	(一)国家监察全覆盖的核心要义是监察监督的全面覆盖和有效覆盖
	(二)监察监督的覆盖面拓展与有效性提升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一)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要求提升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二)监察委员会开展廉政教育的针对性、感染力仍有提升空间
	三、增强监察建议的科学性和执行力
	(一)强化不能腐的制度约束要求提升监察建议的科学性和执行力
	(二)监察建议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仍有提升空间
	第五章 监察委员会有效履行预防腐败职能的实践路径
	一、多措并举扩大监察监督覆盖面、提升监察监督有效性
	(一)推动监察监督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
	(二)推动监察监督全覆盖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二、构建分类施教、沉浸体验、精准施治的新型廉政教育模式
	(一)以分众式廉政教育提高廉政教育的针对性
	(二)以体验式廉政教育提高廉政教育的感染力
	三、提高监察建议的科学性和执行力
	(一)将科学性标准贯穿监察建议制发全过程
	(二)以培训赋能与“外脑”赋能提升监察建议的科学性
	(三)综合施策提高监察建议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