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安全性能设计》系统地介绍了乘用车被动安全性能开发所需遵循的标准以及应用到的专业知识经验,如三大主要汽车销售市场中国、欧盟和美国各自的汽车安全标准,这些标准是被动安全性能开发可量化的参考指标。
《乘用车安全性能设计》作者依据自身经验介绍了包含安全专用零部件的吸能测试、安全子系统测试和整车碰撞测试3个方面的试验方法和测试手段,同时从专业产品、车身结构等不同角度介绍了性能开发全生命周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乘用车安全性能设计》可用于汽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专业课学习,也可作为汽车安全开发工程师的参考书。
伴随中国自主品牌汽车20多年的高速发展,有一大批研究汽车的海归人才加入了这个汽车大发展的洪流中。他们不仅带回了国际一流汽车研发领域先进的经验,还带回了先进的研发理念,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赵会博士即是其中之一,2006年他从工作了12年的美国福特离职加盟长安汽车,一直专注于汽车安全领域的技术工作,全面负责长安汽车的安全研发团队搭建、技术能力提升、规范体系建立及产品安全性能实现工作。经过12年的努力,赵会博士及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为公司自主品牌汽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汽车安全研发团队已由2006年的3-5人发展到了120多人,涵盖碰撞试验、仿真、集成、产品及基础技术研究等13个研究室。建立起来的技术能力转换成了产品实力,其典型的成果如:逸动C-NCAP2012版五星第一撞,睿骋刷新了自主品牌C-NCAP最高得分,CS75打破了所有合资和自主车型的得分纪录,睿骋CC2018版C-NCAP新规首个五星安全等;“汽车主被动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都说明长安汽车在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已经走在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先进行列。
长安汽车安全团队在安全开发技术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本书是赵会博士及其团队多年汽车安全开发技术的沉淀和总结,以应用技术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目标,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本书从汽车交通事故、人体损伤、计算机仿真分析、碰撞试验、性能集成、约束系统产品设计、安全法规及独立第三方的安全标准体系等方面对安全开发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分享了安全性能开发设计技术,是一本较全面系统的汽车安全知识文献和工具书,适合作为从事汽车安全开发工程师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校汽车专业硕士和博士的专业课程教材。
第1章 汽车安全概述
1.1 交通事故概况
1.2 人体损伤机理
第2章 汽车安全法规标准
2.1 中国安全标准
2.2 欧盟安全标准
2.3 美国安全标准
第3章 汽车碰撞安全试验测试技术
3.1 关键零部件安全性能测试技术
3.2 子系统安全集成测试技术
3.3 整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第4章 汽车行人保护安全技术
4.1 行人保护撞击区域及各工况伤害限值要求
4.2 行人保护开发项目前期控制要素分析
4.3 行人保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仿真分析
4.4 头部保护性能开发
4.5 小腿保护性能开发
4.6 大腿保护性能开发
第5章 碰撞仿真分析基础
5.1 汽车和工业实践需要材料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响应特性
5.2 高速拉伸的数据处理
5.3 高速拉伸数据的本构方程
5.4 影响高速拉伸试验数据可靠性和分散性的因素
第6章 汽车结构耐撞性设计
6.1 关键零部件性能设计
6.2 整车结构耐撞性设计
6.3 侧面碰撞结构耐撞性设计
第7章 汽车约束系统集成匹配技术
7.1 前碰撞约束系统匹配
7.2 侧面碰撞约束系统匹配
第8章 汽车约束系统零部件设计
8.1 安全气囊产品设计
8.2 安全带产品设计
8.3 安全气囊控制器及传感器设计
8.4 约束系统产品模块化开发
第9章 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展望
9.1 汽车轻量化VS安全性
9.2 性能开发周期短、物理验证试验少
9.3 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安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