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史纲(当当签名版,晏绍祥、刘苏里、刘擎、施展、刘瑜、罗翔诚挚推荐)
定 价:78 元
本书以史纲的写作方式,围绕超大规模共同体这个核心概念勾勒罗马历史的发展进程,并由此模型透视西方历史和文明的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全书包括一条主线、三个主题单元,以时间为序深入分析罗马的王制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破解罗马这一超大规模共同体的底层逻辑。在剖析罗马历史的同时,本书也对我们重新思考中国同为大国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中国知名政治学学者李筠聚焦罗马20余年,用超大规模共同体的全新视角解读一个完全不同的罗马。 ◇四个步骤提高思想维度:当观众,看热闹;做裁判,辨好坏;画蓝图,做设计;做领航,成大器 ◇一把理解所有西方问题的钥匙:剖析西方文明中的永恒之城的崛起和强盛、衰败和崩溃,从而破解西方与政治的大逻辑,探究人类的政治学原理。 ◇理解千年罗马的兴衰,理解中国的大国胸怀,读懂如何做大国国民,认清中国现实,预测中国未来。历史上*能与中华帝国形成影射的超级帝国只有罗马!从理解罗马开始,理解西方政治,理解西方心理与宗教。 ◇国内学术界大咖推荐!晏绍祥、刘苏里、刘擎、施展、刘瑜、罗翔诚挚推荐!
这本书,我跟你谈罗马。很明显,这本书和我的上一本书《西方史纲》有关系,是史纲系列的推进,仍然是以史为素材呈现纲的逻辑,仍然是对文明之道的深究。不过,这本书绝不是《西方史纲》第二单元的放大版,它是一套新框架,目的在于怎么理解大国,它的内核是政治学。如果你对文明演进的深层次逻辑感兴趣,那么,这本书是《西方史纲》的进阶,它会用更加集中的议题和更加详细的分析来揭示文明在政治上能够取得的成就和遭遇的困境。如果你想掌握波澜壮阔的政治兴衰的要领,那么,这本书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实验,庞大的罗马既是我们一起条分缕析的庖丁之牛,也是我们一起操练政治思维的演武场。跟我一起去罗马吧! 为什么是罗马? 2018年10月,我和施展、吕航、薛瑾在一个小饭馆谋划爱道思人文学社的次学术考察,说起目的地,我脱口而出的就是罗马。我当时给出的理由是:罗马既典型地代表了共和,又典型地代表了帝国,还典型地代表了教会。共和、帝国、教会,三种成分、三种特质、三种建制,不就正好构成了西方文明吗?罗马因为三不朽,成了当之无愧的永恒之城。小伙伴们欣然接受。2019年1月我们就带17个朋友一起去了罗马,做了10天的考察,收获满满。 在罗马的每一天,甚至在每一个古迹,我和施展都有聊不完的话题,每到一处我们都会专门找一点点时间单独相处一下,聊聊当时心灵的震撼和想到的疑难。小伙伴们戏称我们俩每天都要走一段猫步。有小伙伴来跟着走猫步,却完全听不懂我们俩在说什么。大家虽然不太听得懂,但随时问出来的问题都很有意思,无论是我和大家的讨论,还是我和施展的讨论,都让我备受刺激。所以,我答应考察团,把我们说了的、没说的,都写成一本大家能看懂的书。而且,这本书的军功章有他们的一半,有施展的一半。 从罗马回来之后,我已经在很多场合表达过我对罗马的思考。比如,我总是忍不住会在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课堂上讲起我对罗马的思考,还指导学生写了以罗马独裁官制度为主题的本科毕业论文。再比如,2019年3月,在得到大学开学典礼的演讲里我就先透露了从卡拉卡拉大浴场想到的三个凡是。还有,2019年10月,在任剑涛教授主持的腾讯思想汇比较文明再思考系列讲座上,我也发表了自己对罗马的看法,和晏绍祥教授、吕厚量教授还有到场的朋友们交流切磋。我想,现在是时候把我积攒了二十年的对罗马的思考全部拿出来了。 之所以惦记罗马,是因为她太重要了。罗马的影响力或者说生命力,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在一般人的眼里,罗马要么是个铺满了古迹的城市,要么是西方历史的一个阶段,不了解她,就像不了解西安,或者对汉朝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但是,罗马一直活着,活得五彩斑斓,活得风姿绰约,活得昂首阔步,她的存活几乎只有用彪悍才足以形容。她超越了自己的肉身。当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被蛮族击倒的时候,她没有烟消云散,而是羽化登仙,嵌入了西方文明DNA的每一个碱基。中世纪的教会仍然执着地把自己叫作罗马大公教会,中世纪的帝国仍然执拗地坚持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马基雅维利教导西方人走进现代世界的时候用的是罗马史的故事,拿破仑称帝之后给自己的独子加封罗马王,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建筑群用的都是向罗马致敬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特朗普在访问意大利的时候说美国和意大利的同盟关系在古罗马时代就已经存在了,等等。也就是说,要理解西方,要理解政治,要理解未来,都逃不开罗马。 我在二十年的学习和研究当中发现,几乎所有涉及西方的大问题都绕不开罗马,她几乎无处不在。尤其在政治学领域,现代世界通行的很多概念和制度,即便不是罗马人发明的,也是在她手里达到了古代的完满形态,她为后世树立起政治世界的一根根擎天柱,比如公民、人民、共和、帝国、宪制、元首、皇帝、分权、独裁、军团、总督、行省、权利、法律等等。罗马就是一座政治学的宝库。我是政治学出身,自然就会对罗马格外倾慕。而这本书,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罗马来探究人类的政治学原理。史和纲的关系会在这本书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系系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著有《论西方中世纪王权观》《英国政治思想新论》《西方史纲》。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传统与政治现代化、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国家理论。
章 王制时代 1.0 王制时代:罗马初的基因 1.1 国父:罗慕路斯的遗产 1.2 立教:精神统一的雏形 1.3 融合:小国寡民的扩容 1.4 放逐:背德乱法的代价 第二章 共和时代 2.0 共和时代:罗马崛起的奥秘 2.1 同化:多元一体的铸就 2.2 文化:大国灵魂的进化 2.3 阶级:政治斗争的逻辑 2.4 争霸:征伐四方的苦涩 2.5 惨败:自我膨胀的陷阱 2.6 逆袭:盖世英雄的格局 2.7 分歧:鸽派鹰派的互啄 2.8 改革:上下求索的艰难 2.9 民粹:崛起平民的脱缰 2.10 独裁:祖宗成法的回归 2.11 虚荣:政治权力的溃散 第三章 帝国时代 3.0 帝国时代:超大规模的框架 3.1 再造:王图霸业的降临 3.2 哲学:共和传统的延续 3.3 :罗马治下的和平 3.4 继承:帝国宪制的硬伤 3.5 军政:武力失控的魔咒 3.6 专制:巍巍皇权的幻象 3.7 国教:帝国衣钵的传承 3.8 切割:教会帝国的自立 3.9 蛮族:罗马帝国的倾覆 3.10 分叉:东部帝国的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