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接触力学与摩擦学原理》共分为5章,包括绪论、表面形貌表征、表面接触、表面摩擦、表面磨损等,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宏微观力学与摩擦学原理领域的热点内容、最新进展以及作者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成果,系统地阐述了宏微观接触力学与摩擦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实验测试、仿真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
《宏微观接触力学与摩擦学原理》从表面真实形貌的表征入手,利用接触力学和损伤力学的相关方法探究粗糙表面在不同工况下的微接触特性和摩擦磨损性能,为高速、重载、长寿命、高可靠性滑动摩擦接触元件的设计制造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李万钟,博士。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目前主要从事石油钻采设备摩擦磨损及其宏微观表面接触力学的研究工作。
第1章绪论(1)
1.1宏微观接触力学研究现状(3)
1.2表面摩擦学研究现状(10)
1.3表面磨损研究现状(15)
1.4工业摩擦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20)
第2章表面形貌表征(26)
2.1表面形貌参数(27)
2.2粗糙表面轮廓高度分布(38)
2.3粗糙表面形貌的拟合方法(42)
2.4本章小结(47)
第3章表面接触(48)
3.1宏观尺度接触界面力学分析(48)
3.2微观尺度接触界面力学分析(51)
3.3粗糙表面线接触模型(58)
3.4粗糙表面点接触模型(70)
3.5本章小结(86)
第4章表面摩擦(88)
4.1宏观尺度点接触滑动摩擦副力学模型(89)
4.2微观尺度微凸体滑动摩擦模型(94)
4.3粗糙表面滑动摩擦仿真与试验(97)
4.4本章小结(115)
第5章表面磨损(117)
5.1粗糙表面滑动磨损机理概述(117)
5.2粗糙表面滑动磨损表征方法(119)
5.3磨屑特征与磨损机理的相关性(121)
5.4粗糙表面滑动磨损试验(125)
5.5本章小结(138)
参考文献(139)
附录变量注释表(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