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教师在长期教学、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精心编写出这本教材,并在第3版的基础上再次修改完善。教材在编写中充分考虑教学规律,突出专业特点,重点叙述了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特性,同时每个章节都详细介绍了传感器的工程应用和使用方法,对各种类型的传感器都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本书特色鲜明,适用性强,实例丰富,为适应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新版教材突出了传感器的介绍和传感器的实际应用,第16章添加了多个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案,并对大部分章节进行了修改、删减与补充。
传感器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它涉及物理、化工、生物、机械、电子、材料、环境、地质、核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一种定量认知自然现象的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自工业革命以来,为提高和改善机器的性能,传感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材料以及半导体集成加工工艺的发展,使传感器技术越来越成熟,现代传感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除了使用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外,纳米材料、光纤以及超导材料的发展也为传感器的集成化和小型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现代传感器正从传统的分立式朝着集成化、智能化、数字化、系统化、多功能化、网络化、光机电一体化、无维护化的方向发展,具有微功耗、高精度、高可靠性、高信噪比、宽量程等特点。
另外,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产业浪潮,而传感器作为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核心产品,将成为这一新兴产业优先发展的关键器件。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是构成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它们在信息系统中分别起着感官神经和大脑的作用。我们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获取信息,传感器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手段。现今,我们处于5G及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5G是将每个智能设备乃至万物互联的基础,AI是一门研发用于模拟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新技术学科。今天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的一项进展就是智能传感器(intelligent sensor)的发展与广泛使用,大多数人工智能动作和应用场景的实现,都需要靠传感器来完成,传感器作为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硬件基础,已经成为人工智能与万物互联的条件。智能传感器技术是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的先行技术,学习与应用作为前端感知工具的传感器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教师在长期教学、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精心编写出这本教材,并在第3版的基础上再次修改完善。本教材在编写中充分考虑教学规律,突出专业特点,重点叙述了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特性,同时详细介绍了传感器的工程应用和使用方法,对各种类型的传感器都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本书特色鲜明,适用性强,实例丰富。为适应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新版教材突出了传感器的介绍和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在后一章添加了多个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案,并对部分章节进行了修改、删减与补充。
本教材为第4版,共分16章,其中第13章、第16章部分内容由彭颖老师编写,其他章节由吴建平老师编写、修改,何文丽老师承担了图件的绘制、多媒体课件设计和部分文稿整理等工作。本教材可安排为80及以上学时,部分章节可以作为选修或自学内容。为方便教学,本教材纳入部分实验内容和综合练习,可为相关专业的传感器实践教学及其质量评估提供参考。本教材还配有高质量的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注重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注意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课件内含生动的模拟动画,尤其是课堂练习,可方便教师授课并检验理论教学效果。本教材中每章附有思考题,可辅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3月于成都
前言
第1章概述1
11传感器的作用和地位1
111什么是传感器1
112传感器的作用2
12传感器的现状和发展3
121传感器的现状3
122传感器的发展4
13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分类及图形符号5
131传感器的定义5
132传感器的组成6
133传感器的分类6
134传感器的图形符号与命名7
思考题8
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9
2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9
211线性度10
212迟滞11
213重复性12
214灵敏度12
215漂移和稳定性13
216分辨率和阈值13
2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14
221传感器的动态误差14
222传递函数15
223一阶传感器系统17
224二阶传感器系统19
23传感器的校准21
思考题22
第3章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3
31金属丝电阻应变片23
311金属丝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和种类23
312金属丝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24
313金属丝电阻应变片的主要特性25
32电阻应变片测量电路28
321直流电桥28
322交流电桥30
323电阻应变仪原理32
324相敏检波电路34
33电阻式传感器的应用35
331测力与称重传感器35
332膜片式压力传感器37
333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38
334电子秤39
34半导体压阻式传感器40
341压阻效应40
342压阻式传感器41
思考题42
第4章电容式传感器44
41电容式传感器概述44
411工作原理44
412结构类型44
42电容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45
421变极距型45
422平板变面积型47
423变介电常数型48
43测量电路49
431电容式传感器等效电路49
432转换电路50
44应用举例54
441压差式电容压力传感器55
442电容测厚仪56
443电容传声器测声56
45电容式集成传感器57
451硅电容式集成传感器57
452新型电容式指纹传感器59
思考题62
第5章电感式传感器63
51变磁阻式传感器(自感式)63
511工作原理63
512输出特性64
513差动变间隙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65
514测量转换电路65
515变磁阻式传感器的应用67
52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互感式)68
521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68
522基本特性69
523零点残余电压70
524测量电路71
525应用举例72
53电涡流式传感器73
531工作原理73
532等效电路分析73
533涡流的分布和强度74
534测量电路75
535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77
思考题79
第6章磁电与磁敏式传感器80
61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电动式)80
611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80
612基本特性81
613测量电路82
614应用举例83
62霍尔传感器84
621霍尔效应84
622霍尔元件86
623霍尔元件的应用87
624集成霍尔传感器89
63磁敏元件91
631磁敏电阻器91
632磁敏晶体管95
思考题98
第7章压电式传感器99
71压电效应99
711正压电效应99
712逆压电效应99
72压电材料100
721石英晶体100
722压电陶瓷101
723聚偏氟乙烯压电材料103
73测量电路103
731压电元件结构103
732压电传感器等效电路104
733压电传感器测量电路105
74压电传感器的应用107
741压电加速度计传感器108
742压电式玻璃破碎报警器108
743压电引信108
思考题109
第8章光电效应及光电器件110
81光电效应110
811外光电效应110
812内光电效应111
82光电器件112
821光电管112
822光电倍增管112
823光敏电阻114
824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116
825光电池119
826其他特性的光电器件121
827半导体色敏传感器122
83光电器件应用实例123
831遥控器检测电路123
832光敏电阻脉搏测量计123
833光电鼠标124
834光电开关用于智能电动小车125
835红外防盗报警器126
思考题127
第9章光电式传感器129
91电荷耦合器件129
911CCD的工作原理及特性129
912CCD的结构132
913CCD的应用136
92光纤传感器138
921光纤的结构和传光原理138
922光纤的性能139
923光波调制技术141
924光纤传感器的应用144
93光栅式传感器147
931莫尔条纹147
932光栅测量装置149
思考题152
第10章波与辐射式传感器153
101超声波传感器153
1011超声波及其物理性质153
1012超声波传感器的结构原理154
1013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