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各类执业资格考试中,注册建筑师考试不仅考试门次多、强度高、时间长,还以其难度大和极低的通过率而著称,因此也被称为含金量的考试.自1995年11月首次在全国进行注册建筑师考试以来,至今已经进行了22次,因考试时间调整、大纲修订、注册管理工作调整等原因,1996年、2002年、2015年、2016年各停考一次.在网络讨论中,考生普遍反映试题的难度很大、通过率极低.表1提供了自2003~2008年辽宁省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报名及通过情况.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截至当年为止,9门科目全部通过的人数多的2007年,也只有6?93%.这个数据和当时广大考生的感受是比较接近的.2005年第5期?建筑学报?发表的原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赵春山、郭保宁关于注册考试的文章?中,选择了20个省市区、210家设计单位(其中甲级153家、乙级57家)、具备报考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条件的7007人(其中已全部通过考试1621人)进行调研,并对报考、通过情况等进行了分析.该文章显示,参与调研的已报考的3860人中,全部通过九科考试的人员共有1621人,平均通过率为42%.由于选择的样本为甲、乙级设计院的在职建筑师,因此,该文章中的平均通过率和本书的通过率在概念上是有所区别的.无论如何,这样低的通过率,与我国建设市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型城市)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极其不符的.应该承认,作为维持整个建筑行业执业水准的重要措施,注册建筑师考试尽管会出现在个别年份、个别科目上降低标准的情况,但在整体难度上进行大幅度调整的可能性并不太大.2008年2月,原人事部、原建设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将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成绩的有效期限由原来5年调整为8年.2004~2007年各年度各科目考试成绩的有效期限分别延长到8个考试年度,这对于考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主管部门应对人才短缺现状和考生呼声的一种举措.在6门知识题的考试科目中,建筑材料与构造更是因其难度大、知识点多和通过率低而成为许多考生通过注册考试的拦路虎.据统计,2014年建筑材料与构造的通过率仅为19?54% (见表2),是知识题中的.因此,在复习迎考前,我们先对该科目的整体情况进行一些基本的分析.1? 要求更加宽泛的新考纲. 2002年修订的考试大纲中,对该科目的要求为: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分类;了解常用材料(含新型建材)的物理化学性能、材料规格、使用范围及其检验、检测方法;了解绿色建材的性能及评价标准,掌握一般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能正确选用材料,合理解决其构造与连接;了解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构造节点及其对工艺技术精度的要求.与旧版考纲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材料部分,增加了对新型建材和绿色建材的要求;在构造部分,增加了对新技术、新材料的要求.2003年以后的考题中,这些变化都有所体现.近几年的考题中,绿色、节能和环保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考查内容.另外一个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题目不再是直接针对基本概念或单一的规范条文,而是综合了相似或相关的知识点.这对考生复习时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和熟练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稳定的合格标准. 2001年之前,与其他知识题一样,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合格标准也是60% (共120题,72分).2003年起,由于题库更新和试题难度增加,当年的合格标准降低为66分(55%).自2006年起,合格标准又逐渐恢复到72分(见表3),其他的知识题科目也都执行了60%的合格标准.2011~2019年,考试中多门知识题科目减少了考题数量.其中,建筑材料与构造的题目由120道变为100道,但60%的合格标准仍旧维持不变.2020年,注册考试再次调整.?建筑材料与构造?的题目数减少为90题,估计会维持60%的合格标准.3? 有所改善的低通过率.1995年全国首次举行注册建筑师考试时,建筑材料与构造的通过率为22?8%,其中浙江省为44?79%;2003年,浙江省502名新参加考试的人员中,只有42人通过了建筑材料与构造考试,通过率为8?37%?.从内蒙古自治区(2004~2006年)和云南省(2004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该科目的平均通过率仅有11?15%.表4所列辽宁省2003~2008年该科目考试的情况?所示,2003~2006年的通过率同样较低,平均通过率为15%.2007年之后,辽宁省该科目的通过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旧在30%以下.4? 试题分布的规律性. 通过对1995~2007年(见表5)、2011~2019年(见表6)的试题进行统计后可以发现: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造两门课程的题目分布上基本维持平衡,尽管2004~2010年间构造题目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但在2011年之后又恢复了平衡.当然,其中个别题目,如涉及建筑材料性能和工程应用的一些题目,放在材料或构造中都是可行的.分析表中的试题分布,还可以看出:在2007年之前,材料部分的考题每年会对不同的章节有所侧重.例如,1995年的混凝土,1997年、2003~2006年的装饰材料,1998年、2001年的砖、瓦、石,1999年的防水材料 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以及2000年、2003年的建筑钢材等章节,题目数均超过10道.而2011~2019年的材料试题分布则表明,装饰材料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和建筑钢材/金属成为考题数量多的三章.在构造部分则以墙与隔墙和屋顶两章作为考试的重点,历年题目超过构造部分题目数的一半.另外,在考试题目所涵盖的知识点分布、规范引用、题型设计、答题技巧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读者可以在复习过程中仔细揣摩.5? 较高的重复率?.表7和表8分别为1997~2007年、2011~2019年建筑材料与构造重复试题的分布情况,该统计将当年与以往各年的考题重复和知识点重复加以累计,并在考题编辑中进行合并.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以下内容:(1)除1997和2003年,2007年之前历年的考题重复率均大于20%,平均为31?4%,的2007 年达43?3%.而2011~2019 年的平均重复率为37?9%,2018 年更是达到61%.(2)2007年之前,单个知识点的重复次数多达8次,重复超过6次的考题共有17道题目,相应的知识点为:混凝土的性质、特细砂配制混凝土的措施、承重空心砖的小强度等级、冷轧扭钢筋的合理应用范围、夹丝玻璃是防火玻璃、大漆的特性、确定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的依据、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的耐火极限、住宅区道路及停车场的构造做法、地面垫层做法、室外混凝土伸缩缝、屋面防水分级及三毡四油做法适用于Ⅲ级以下屋面、卷材防水的泛水构造、刚性防水层的构造、架空隔热屋面、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的做法、铝合金门窗与墙体的连接.(3)而从2011~2019年出现过的考题来看,重复超过6次的知识点共28个,为建筑材料分类、常见材料的密度、绿色建材、气硬性胶凝材料分类、高强度水泥的掺合料(硅灰)、大体积混凝土选用水泥、钢材的热处理方法及其对性能的影响、钢材的有害元素及其影响、常见树种的各类强度比较、常用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生产岩棉的主要原料、钢化玻璃生产工艺、防水混凝土主体及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地下室窗井做法、地下室变形缝构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使用条件、防潮层的位置及做法、常见隔墙的耐火极限、安全玻璃的使用高度及尺寸、玻璃幕墙密封胶、地面混凝土垫层的伸缩缝、透水路面、常见楼梯踏步尺寸、各种屋面的坡度、架空隔热层构造、轻钢龙骨吊顶构造、顶棚材料选择(燃烧性能为主)、多层砌体的局部限制尺寸.(4)从章节分布来看,2007年之前,材料部分的混凝土 砖、瓦、石 建筑钢材装饰材料等章节累计重复题目数均超过15道,和试题分布规律相吻合;但重复率的章节则依次是: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砖、瓦、石木材和混凝土.而2011~2019年,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钢材装饰材料三个章节的重复题目超过20道;重复率较高的章节依次是:水泥建筑钢材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和混凝土,均超过50%.在构造部分,2007年之前是屋顶墙与隔墙 门窗和楼地层四章的重复题目数较多,每年均有重复的考题或考点,重复率较高的章节依次为门窗屋顶地基与基础.2011~2019年,重复题目数较多的章节为屋顶 墙与隔墙 地基与基础;重复率较高的章节则依次是地基与基础屋顶和变形缝及抗震设施,见表7和表8.上述分析,尤其是考试的规律性和重复率较高的特点,对于把握考试特点、制订复习计划和应试策略非常重要.这也是本书编写时的一个主要目标.此外,建议考生在复习建筑材料与构造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注册考试应以学习为目的. 注册建筑师考试是对建筑师综合知识和执业能力的考核,因此所涉及的科目和内容都非常广泛.只有充分认识到备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并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客观地针对要求进行准备.这是很多成功者的经验之谈.单就通过建筑材料与构造的考试而言,仅仅掌握学校教育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诸多新材料及规范方面的问题,需要在工程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从建筑师执业的角度来看,对材料和构造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也会给建筑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2? 材料部分应以教材为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五校合编的教材?建筑材料?,是目前建筑院校常用的教材(本书引用的是第四版,简称?建材?).湖南大学等四校合编的?土木工程材料?,是重要的替代教材[本书中引用的是第二版,简称?教材?.由于之前引用的版本为2002年修订前的?建筑材料? (第四版,1997),故简称?原教材?].2007年前,材料部分的考题中,有超过一半都可以在?建材?或?教材?中找到答案,约1/4的题目是从?建筑材料手册?(本书中简称?手册?)中选取的,只有很少比例的题目来自规范及其他参考书目.因此,应该把重点放在理解、吃透教材上来.参考书目中列出的符芳主编的?建筑材料?,也可作为补充教材使用.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每年常常出现的1或2道偏题,多分布在材料部分.这可能会对考生的情绪造成影响,但从单纯通过考试的要求来看是完全可以忽略的.(2)有一些材料的题目直接来自规范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筑产品选用技术(建筑?装修)?(本书中简称?技术措施:产品?,共引用39次),值得关注.3? 建筑构造部分需以规范为纲. 与材料不同,构造部分的复习,不应以教材为主,而要将重点放在规范上来.统计下来,2007年前,直接从规范中提取考点的题目约占构造部分考题总数的2/3.为了帮助考生区分重点,本书的参考文献按参考数量多少为序列出了考题说明中出现的主要规范(有三道及以上的题目涉及)33本.其中,涉及超过20道题目的8本为核心规范,好能烂熟于胸(理解规范条文及条文说明并记牢);涉及10~20道题目的7本为重点规范,好能详细了解.其中近年更新的规范,要对更新点重点掌握.此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 (2009年版,本书中简称?技术措施:建筑?,共引用62次)、各标准图集(本书引用时简称?图集?)和?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本书简称?资料集-?)则是构造部分考题的另外三个主要来源.2020年的考题中,与质量验收规范有关的内容有所增加.4? 对照真题复习. 尽管建筑材料与构造考试所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但深入复习后会逐渐理清其中的脉络.由于历年考题的重复率较高,本书以原?教材?的结构进行编辑整理,将考查的知识点融入真题的分析和说明中,以便于对照教材和规范复习.简言之,了解、熟悉真题的作用,除了能提升信心,更重要的是总结并掌握好知识点.本书共分真题与说明、模拟试题与答案、参考文献三个部分.本书将真题分为材料和构造两部分,依据教材中各章节的顺序列出了1995~2019年间的真题(其中,2008年、2009年仅材料部分),共计收录真题共1475道(其中材料部分735道、构造部分740道,各章节分布情况见表9);每道题目的后面注明该题的年份及题号(表示方法:[年份-题号]),并已将考题或考点重复的题目进行整理合并.答案和说明紧随题目列出,并尽量注明题目的出处,以便于查找相关知识点.自2021年版起,为便于读者查阅,对超过100道题目的章,根据内容分成若干小节.由于许多规范都已经进行了较大的更新,此次修订,对于因此而出错或不符的题目,有些予以删除或合并;有些则对题目进行修改以符合现行规范;有些则在说明中根据考试当年执行的规范给出解释,并对相应的新规范予以说明,以便读者比对、理解.模拟试题部分,则是依据2011~2019各年的平均分布规律、结合重复考点、自全部真题中选编而成(以2019年、2020年为主),每套100题.建议考生在复习完全书后进行自测,以回顾各部分的知识点是否掌握扎实.模拟试题只给出答案,题目的说明可在相关章节查询.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主要的参考书目和规范,并注明规范及其所替代规范的编号,以便查阅.书中的真题,多是热心网友在ABBS (http://www.abbs.com.cn)、XDCAD (http://www.xdcad.com)和建筑新时代(原网址为http://www.jzcad.com,现已关闭)网站上发布的.书中采用的部分规范、图集等的电子版是在众智软件的网站(http://www.gisroad.com)中下载的.本书编写期间,中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刘峰先生为本书提出了宝贵建议,陈兵、林峰等同事协助完成书稿整理工作;王琳萍、王颖轶、刘雷超等参与了部分文字录入和图样绘制工作.王韧、曹永康、孙洪刚、范文兵、马文军、李朝阳、张健等诸多同事的热忱帮助,与陈凌、舒超、王坚锋、余治国、吴杰、郭春胜、吴月涛、金晔等校友的讨论和家人的一贯支持,也为完成本书提供了很大的动力.自2007年版以来,田东彬、肖金贵、pzy9902、zma3000、livyzhang、B?Balei等读者来信提供了具体的意见和支持,ABBS 上的superlhy、南萧亭,XDCAD 上的慢慢长大、yuankun1973、yizhulan、zdh4867229、ccst,建筑新时代上的rk35等网友对题目进行了指正,胡同舟先生提供了2007年真题,姚军先生提供了自己记录整理的2011年真题,建筑新时代上的黄连、熊妹妹、zmflora、JSHZDJ237、FENGMIAO420 和ABBS 上的wolf_songy、waxgourd、myareme22、ww蜗牛ww、火龙1217、烤煎煮尸、Aileen0503、海旭等网友先后发表了2008~2019年的真题;2017年设置QQ群以来,群中李小云、蓉城4126、伍动摇佰、张曲等考友就考题解答给出了宝贵的建议,所有这些,都为图书顺利出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所限,错漏之处难免,敬请批评指教.有关本书的任何疑问及建议,欢迎加入QQ 群(群号:592382202)进行讨论,也可发邮件至zhiyezige2008@163?com.后,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编 者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