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第2版》共11章,系统地讲述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概况,并对振动水冲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强夯法、加筋土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钻孔咬合桩,以及新工艺的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土类、作用机理、设计与计算、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及工程实例等做了全面的阐述。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第2版》内容注重吸收新的科技成果,紧密结合工程实际,重点突出,便于自学。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第2版》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交通土建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及职业培训教材,还可供道路桥梁、地下工程、市政工程、铁道工程、建筑工程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随着我国交通强国建设、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下工程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城市基础设施大量涌现,对现代土木工程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由于沿海地区和内陆平原地带广泛地分布着软土地层,在软土地基上从事工程建设活动,对于软土地基性质的研究、加固处理技术的探索已成为土木工程界所瞩目的重点、难点和热点。
众多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不仅适用于黏土、淤泥等软土地基,同时对于松散地层,如粉土、杂填土、黄土等地基土层也能酌情应用,故在编写过程中一并予以介绍。为了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本书讲述了振动水冲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强夯法、加筋土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钻孔咬合桩,以及新工艺的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等多种常见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全面介绍了各种方法的概念、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和工程案例。全书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理实结合、图文并茂,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为了适应《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等新规范的内容变化,编者逐章进行了完善与修订。特别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本书增加了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技术。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杨仲元(第1、2、3、4、5、8章),浙江大学杨泽良(第6、7、9、10、11章)。本书由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军主审。
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难免有缺点、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杨仲元,高级工程师,教授,曾在日本留学、工作15年,获日本国立琦玉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高校任教,从事岩土工程相关研究,并在浙江华恒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担任顾问。出版教材和著作多本,其中《公路工程技术》一书被评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与意义
1.2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概况
1.3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1.4 软土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选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软土地基工程性质
2.1 我国软土沉积的成因与分类
2.2 软土的工程性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振动水冲法
3.1 概述
3.2 振动水冲法的加固机理
3.3 振动水冲法的设计
3.4 振动水冲法的施工
3.5 检验的方法
3.6 工程实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4.1 概述
4.2 CFG桩作用机理
4.3 CFG桩设计计算
4.4 CFG桩的施工
4.5 检验与评价
4.6 工程实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强夯法
5.1 概述
5.2 强夯法的加固机理
5.3 强夯设计
5.4 强夯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
5.5 工程实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加筋土法
6.1 概述
6.2 加筋土法的加固原理
6.3 加筋土法的设计计算
6.4 加筋土法的施工
6.5 工程实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排水固结法
7.1 概述
7.2 排水固结法的计算
7.3 加压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设计
7.4 排水固结法施工
7.5 质量检验
7.6 工程实例
本章小结
第8章 深层搅拌法
8.1 概述
8.2 深层搅拌法的加固机理
8.3 深层搅拌法的设计计算
8.4 常用机具及性能
8.5 深层搅拌法的施工工艺与注意事项
8.6 质量检验
8.7 工程实例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
第9章 高压喷射注浆法
第10章 钻孔咬合桩
第11章 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