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巨。小说是他创作生涯中比重不算大,但是意义和影响力与杂文同样重大的部分。
本书是鲁迅小说全集,包括三个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以及未收入这三个集子中的小说,并附有鲁迅关于自己小说创作的相关文字。
鲁迅创作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河。他以白话进行创作,写人的悲剧和挣扎,写民族的苦难和希望;他以生活片段来展示时代的全貌;他用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他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经验,作品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他的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将短篇小说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出版说明
本书是鲁迅小说全集,以《狂人日记》为全集之名,盖因这部小说在鲁迅的文学生涯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基础,它的反封建主题具有现代思想启蒙意义,它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直到今天,这部作品仍然具有常读常新的思想价值。
鲁迅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河。他以白话进行创作,写人的悲剧和挣扎,写民族的苦难和希望;他以生活片段来展示时代的全貌;他用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他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经验,作品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他的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将短篇小说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本书编辑体例与特点如下:
一、本书收入了鲁迅创作的所有小说,保持鲁迅生前所编各集原貌,依发表时间排序,分为《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和附录四部分。
二、本书附录有两部分内容。《怀旧》一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三年四月的《小说月报》,未被编入《呐喊》和《彷徨》,后来被编入了《集外集拾遗》,本书以附录形式呈现。《鲁迅论小说创作选编》,是鲁迅关于自己小说作品的谈论,辑录于此,以飨读者。
三、本书所选篇目,整篇收入,无删减或节选。
四、本书遵循经典作家文集的编校原则,充分尊重作者,保留作品的原貌,即:字词、标点、句法等不依当前现代汉语的规范予以处理,个别原版错别字以括号内附正确字的方式标记。
五、作品中的译名译法皆依原着,不予统一或者规范处理,必要的地方以注释的方式加以说明。
六、书中注释为鲁迅研究者标注。
希望本书能很好地引领读者欣赏鲁迅的文学成就和思想风采。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是他一九一八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也是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领土的作家”。 鲁迅一生笔耕不辍,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呐喊
自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药
明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社戏
彷徨
祝福
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长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逝
弟兄
离婚
故事新编
序言
补天
奔月
理水
采薇
铸剑
出关
非攻
起死
附录
《怀旧》
鲁迅论小说创作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