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自白》三岛由纪夫的成名作,发表于1949年。《假面自白》让三岛由纪夫声名鹊起,正式走入日本文学圈。《假面自白》是一种对内心的探索,是一种对没落贵族家庭及没落的社会规则的对抗,是试图摆脱传统的道德、秩序和价值观的束缚的战斗。
《假面自白》以第一人称写作,首先叙述男主人公的出生和家庭状况,描绘了主人公自5岁开始一直入青春期这段时间的心理活动,光怪陆离的内心让人膛目结舌。主人公对自己天生孱弱感到羞愧,这让他感到从身体到精神的懦弱,他羡慕体魄强健、具有野性的人,立志让自己成为精神上的巨人,然而身体却总不能如愿成长。在他还没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强健野性”的人的时候,爱情萌发了,他与同学的妹妹园子相恋了。然而看着自己依然孱弱的身体,他总感到自己能力不足,选择终止了恋爱关系。二战后,园子已嫁人,主人公仍试图与她偷偷约会,过一种精神恋爱的生活。
适读人群 :大众
如果有读者说它 “很美”,那么,他一定是蕞理解我的人。
——三岛由纪夫
1. 三岛由纪夫被称为“日本的海明威”,两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还是著作被翻译成外语版本蕞多的日本当代作家。
2. 《假面自白》三岛由纪夫一战成名之作,是公认能清晰反映出三岛隐藏面的自传性质小说,也是研究三岛精神的重要著作。
3. 川端康成、莫言、余华……他们都在读三岛由纪夫。
4. 只要人生的落幕时刻不远,我就要更加卖力地表演给自己看的假面剧。
5. 文学经典,精心翻译,内容升级。
6. 便携小开本精装,装帧精美,既可随身阅读,亦颇有收藏价值
三岛由纪夫,日本小说家、剧作家。1949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假面自白》,确立其文坛地位。1970年写完《丰饶之海》第四卷《天人五衰》后自。一生创作40部中长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集和18部剧本集,主要著作还有《禁色》《潮骚》《金阁寺》和《萨德侯爵夫人》等。
三岛由纪夫被称为“日本传统文学的骄子”,两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为该奖候选人。日本比较文学研究家千叶宣一认为三岛与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齐名,是20世纪四大代表作家之一。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唐纳德·金认为三岛是“上无与伦比的天才作家”。
三岛在艺术的道路上探索了多种形式,小说、剧本等都有佳作,出演过电影,做过制片人。他的作品,浪漫、唯美到,然而又与古典主义结合,他对男性的生与死的美的描写,举世无双。有人猜测,这些都与他出身没落贵族,从小恪守贵族礼仪有关。而他在作品里体现出来的对男性肉体美的追求,以及他在生活中积极健身、不断展示自己身体强健的行为,则被归咎与他不到160公分的身高以及他从小身体。好带来的影响。
在日本文坛中,他与川端康成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川端康成对他不吝赞美,他们之间互有书信来往,三岛自之后,只有川端康成被允入自现场。
三岛曾坦言不喜欢太宰治,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着力于对深层心理的挖掘。不同的是,三岛在隐秘的颓唐中探求人性的真实,三岛的作品里你能看到死,看到悲伤,看到无尽的对生活的无力。然而,三岛的死与生是并存的,三岛的死里有爆裂的男性美,有海上渔民儿女矫健的身姿,有无限的生机。
以真实生活体现人性,试图以能够掌握的肉体的美去追寻精神之美,是三岛的动人之处。
译者:佟凡,西安交通大学日语文学硕士,曾于日社大学留学。现为日语自由翻译,出版译作有《选衣方法论:衣阶魔法班系列》《绿植之美》《配色力》等。
我陷入疯狂,一门心思只想着让更多人看到我扮演的天胜,也就是说,我眼中只有自己。
又或者是我从中学到了置身于爱中时,孤独是多么惨不忍睹,并且从这件事的后面学到了拒绝爱的方式。
我涉猎了孩子能得到的所有童话故事,却并不爱那些公主们,我只爱王子,是被害的王子们,走向死亡的命运的王子们。我爱一切被害的年轻人。
从那时开始,我对人生的态度就是,面对翘首以盼的事物,面对此前用幻想过度修饰的事物,到头来只有逃走这一条路。
十三岁的我,有一位深情的六十岁恋人。
只有青春、只有光明、只有美丽、只有安乐。
这不是薄命,绝非薄命,他是更加傲慢不祥的人,甚至可以称之为灿烂。
现代的科学技术,现代的经营方法,众多的头脑中精密合理的思维,一切都被奉献给了一件事物,即“死亡”。
对我来说,爱不过是小小的谜语,在无从知晓答案的情况下相互提问罢了。我甚至没有想象过,我这颗倾慕的心会得到何种形式的回报。
两双手套在我的记忆中串线了。一双是此时的皮手套,另一双是接下来即将叙述的节日,我觉得其中一双是记忆的真实,一双是记忆的谎言。也许皮手套更适合他粗鲁的面孔,可是或许正因为他拥有粗鲁的面孔,反而更适合他。
“你一定会在二十岁之前死去。”
十五六岁的少年在纵与年龄不符的意识时,容易陷入一项错误,那就是认为只有自己能纵意识,来创造出远比其他少年坚定的思想。
少年时代的缺点就是,相信只要将魔鬼英雄化,就能让魔鬼满足。
战争教会了我们有些感伤的成长方式。那就是在二十多岁就结束人生的想法,以后的事情一概不去考虑。在我们的想法里,人生就是神奇、无牵无挂的东西。人生这片咸水湖在二十多岁时被分隔开,盐分势必会变浓,能够轻易地浮起来。只要人生的落幕时刻不远,我就要更加卖力地表演给自己看的假面剧。
心有时在人为努力的间隙,带着令人浑身颤栗的扫兴向我袭来,为了逃离这股扫兴,我又满不在乎地奔向另一种幻想。于是,我忽然变得生机勃勃,成为了我自己,为异常的想象而熊熊燃烧。而且这火焰被抽象化后留在了心里,仿佛这份热情是因为她而存在,在事后加上了牵强附会的注解。——一次又一次,我欺骗了我。
不久前,我记住了宿命这个词,带着异样的感动接受了它。
我拔腿狂奔,冲向至少并非“死亡”的事物,什么都好,只要不是“死亡”。
我的直觉认出,园子身上有某种其他的东西。
见到她后,我在从未改变的她面前,看到了改变的自己。我无法对她说出一句玩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