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朝阳村卷:产业扶贫攻坚的龙江样本
定 价:59 元
丛书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丛书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孙壮志,王爱丽,李培林 编
- 出版时间:2020/6/1
- ISBN:9787520158619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323.8
- 页码:157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朝阳村地处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属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大兴安岭南麓片区。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朝阳村卷:产业扶贫攻坚的龙江样本》在大兴安岭南麓片区贫困问题研究的基础L,聚焦朝阳村,对该村主要的贫困问题、贫困成因、精准扶贫工作进展、产业扶贫成效等进行了详细地闸述和分析。调研发现,产业扶贫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区域发展的神经末梢,加上青壮年人口流失导致“空心化”,产业扶贫政策就需要更加契合区位条件及人口特征。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朝阳村卷:产业扶贫攻坚的龙江样本》认为,区位条件较差地区的产业精准扶贫应从存量人口特质出发,在产业项目的选择上避免同质化,落地过程需要进行“二次协调”;在利益分配上更加注重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捆绑机制;积极应对乡村“空心化”问题,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扶贫开发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
前 言
本课题紧密围绕所选贫困村的贫困原因和脱贫路径两条主线,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产业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情况,在田野调查和材料分析的基础上描述村庄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理清其产业扶贫与脱贫的过程、机制、障碍等,评价其精准脱贫和可持续脱贫效果,总结精准脱贫的鲜活典型个案,对我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的实施进行中期评估和进展评价提供现实依据,为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及“十三五”规划中有关精准脱贫目标的实现提供经验支撑。了解产业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如何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如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在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上深入挖掘经验启示。
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拔寨”阶段,距2020年还有不到1年的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任务非常重。本次调研坚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在如何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上做样本分析,助力中国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本课题采用的主要调研方式为深度个案访谈、半结构式座谈和参与式观察,调研及撰写过程分四个步骤:前期准备,成立调研小组→撰写调研方案与调研框架图设计;需求反馈(政府沟通、路线、时间等);执行阶段,资料收集(相关政府文件、历年扶贫数据)→市、县政府调研(根据当地政府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及具体问题沟通)→镇村调研(考察具体产业扶贫落实的成果及问题)→驻村走访调研;整理撰写,数据清理→资料整理→文稿分工→初稿形成→中期调整→形成终稿。
本报告的形成是在深入调研并剖析一个样本村和其所在县域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致贫原因相似的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地区的产业扶贫攻坚或有助力之用。
王爱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作为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主持国际、国家、省级社科项目18项。其中国家项目6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海林市子课题负责人),国家\"八五\"\"九五\"重点项目3项(2项副主编、1项社会篇主编);美中合作1项(中方第二负责人),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福特基金项目6项(负责人2项,3项为第二负责人);省社科基金1项,省人事厅、省科技厅归国留学人员资助项目2项;省委重点调研课题2项(第一执笔人)。
孙壮志,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亚非学会常务理事、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外经贸大学兼职教授等。专业为国际政治,研究方向为中亚地区国际关系与上海合作组织。主持撰写的研究报告《苏东剧变中的腐败因素》2009年获全国党建研究会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合作组织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等多篇研究报告获院优秀决策信息一、二、三等奖。2010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001第一章片区产业扶贫研究的必要性及政策简述
/004第一节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样本的研究意义
/009第二节黑龙江省产业扶贫的支持政策简述
/017第二章样本村基本情况介绍及致贫因素分析
/019第一节朝阳村基本情况
/022第二节致贫原因分析
/029第三章订单种植模式——干菜产业:互联网+企业+贫困户
/032第一节项目选择背景
/033第二节朝阳落地实践
/039第三节成效经验启示
/043第四章资产收益模式——光伏产业:政府+企业+贫困户
/046第一节项目选择背景
/047第二节朝阳落地实践
/051第三节成效经验启示
/053第五章典型带动模式——能人效应:新型农民+贫困户
/056第一节项目选择背景
/057第二节朝阳落地实践
/059第三节成效经验启示
/063第六章分散托养模式——生态养殖业:企业+贫困户
/066第一节项目选择背景
/067第二节朝阳落地实践
/070第三节成效经验启示
/073第七章土地认养模式——园田地产业:配送认养+贫困户
/076第一节项目选择背景
/077第二节朝阳落地实践
/081第三节成效经验启示
/085第八章金融撬动模式——贷资入企:农商行+企业+贫困户
/088第一节项目选择背景
/089第二节朝阳落地实践
/092第三节成效经验启示
/095第九章产业扶贫实践的主要问题与朝阳挑战
/098第一节产业扶贫项目遴选:低端与同质化问题明显
/101第二节产业扶贫综合效益:利益联结机制对接松散
/105第三节产业扶贫配套链条:关键环节仍存制约短板
/107第四节扶贫对象培育激励:可持续脱贫的能力不足
/115第五节扶贫考核评估机制:监督力度有待加大
/119第十章产业扶贫实践的路径优化与朝阳展望
/121第一节政策规划对产业发展布局的二次协调
/126第二节利益捆绑与精准共享的联结机制再造
/129第三节复合平台保障供给补齐关键环节短板
/132第四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活脱贫内生力量
/138第五节完善脱贫攻坚工作目标考核评估机制
/143附录
/153参考文献
/155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