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9》内容包括:综合篇、产业篇两部分,不仅介绍了2018年年底前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总体概况,而且分析了主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近期趋势,同时总结了亚洲、欧洲、美洲、澳洲和非洲国家及地区的可再生能源战略目标、政策措施及市场发展,为全社会关心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人士提供了及时、准确、全面的参考资料。适合各级政府部门、可再生能源企业、及所有关心再生能源发展的人士阅读。
近年来,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许多国家(地区)推进能源转型的核心内容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90%以上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签约国都设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欧盟、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措施。承诺争取在2030-205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能,以助力全球实现1.5℃温控目标。
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在电力部门持续取得瞩目进展,经过多年的增长,新增装机的增速趋于平缓,可再生能源发电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81亿kW,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比重达到26.2%,与传统的热电相比,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竞争力日益增强。
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约23.78亿kW。连续第4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超过了化石燃料和核能的新装机容量。其中太阳能光伏(PV)新增装机容量约1亿kW,占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55%,其次是风力发电(28%)和水电(11%)。可再生能源的地位已在全球范围确立。2018年,9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装了至少100万kW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而至少有30个国家或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kW。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一些地方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在电力结构中拥有超过20%的间歇性可再生能源。
《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9》包括综合篇、产业篇,分别介绍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总体概况,分析了主要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近期趋势,总结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战略目标、政策措施及产业市场进展,归纳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由王仲颖、任东明负责策划和指导,陶冶总体负责组织撰写、审核和汇总。
综合篇由陶冶、韩雪、钟财富、刘建东、郭晓雄撰写。陶冶负责审阅。
产业篇风电部分由韩雪撰写,太阳能光伏发电部分由钟财富撰写,太阳能热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部分由孙培军撰写,生物质部分由窦克军撰写,水电部分由刘建东撰写,地热能和海洋能部分由郭晓雄撰写,储能部分由刘坚撰写。
侯文森负责报告全书统稿。
陶冶负责报告全书最终审核。
特别感谢“英国儿童投资基金会”(CIFF)、“可再生能源推动中国能源革命”课题对本书出版的支持。本书出版的目的在于方便国内研究人员学习参考国际可再生发展情况,书中部分引用的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数据、内容观点不代表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立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CRED)简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是从事可再生能源领域政策研究的机构,主要研究国内外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化的途径和措施,为政府部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应的产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传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商业化发展的信息,为国内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第一篇 综合篇
1 全球能源发展综述
1.1 全球能源发展概述
1.2 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保挣陕速发展
1.3 可再生能源发展加速全球主要经济体\"能源转型\"
1.4 可再生能源持续推进规模化开发利用
第二篇 产业篇
2 风电
2.1 风电市场发展形势
2.2 风电产业发展形势
3 太阳能光伏发电
3.1 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形势
3.2 太阳能光伏发电制造产业发展形势
3.3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发展趋势
4 太阳能热发电
4.1 太阳能热发电市场发展形势
4.2 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形势
4.3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发展趋势
5 太阳能热利用
5.1 太阳能热利用市场发展形势
5.2 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形势
5.3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发展趋势
6 生物质能
6.1 全球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概述
6.2 全球生物质发电产业进展
6.3 生物质供热发展形势
6.4 全球生物质液体燃料发展趋势
7 水电
7.1 全球水电发展现状
7.2 全球水电发展趋势
8 地热能
8.1 全球地热能市场发展形势
8.2 全球地热能产业发展形势
8.3 全球地热能技术发展趋势
8.4 主要地热开发及利用国家的支持政策
9 海洋能
9.1 全球海洋能市场发展形势
9.2 全球海洋能技术发展趋势
9.3 海洋能开发及利用主要国家的发展情况
9.4 海洋能开发及利用主要国家的支持政策
10 储能
10.1 全球储能市场形势
10.2 主要储能开发及利用国家的储能进展
附录
附录一 一次能源消费量排名前30位的国家及地区
附录二 2018年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及地区分品种一次能源消费量
附录三 总发电量排名前20位的国家及地区
附录四 水电发电量排名前20位的国家及地区
附录五 风电发电量排名前20位的国家及地区
附录六 太阳能发电量排名前20位的国家及地区
附录七 生物液体燃料产量排名前20位的国家及地区
附录八 地热发电装机容量排名前20位的国家及地区
附录九 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主要指标
附录十 2018年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前5位的国家及地区
附录十一 2018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年新增装机容量及生物燃料产量前5位的国家及地区
附录十二 2018年全球新增及累计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生物燃料产量
附录十三 2018年全球和主要国家或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附录十四 2018年全球生物燃料产量
附录十五 2018年全球新增及累计地热发电装机容量
附录十六 2018年全球新增及累计水电装机容量领先的国家及地区
附录十七 2017-2018年全球新增及累计光伏装机容量
附录十八 2017-2018年全球新增及累计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
附录十九 2017-2018年全球累计及新增太阳能集热器保有容量
附录二十 2017-2018年全球新增及累计风电装机容量
附录二十一 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人数
附录二十二 2008-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
附录二十三 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
附录二十四 全球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和终端消费量比例目标
附录二十五 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供热和制冷的目标
附录二十六 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在交通领域占比及发展目标
附录二十七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发电总量比例及发展目标
附录二十八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或发电量目标
附录二十九 实行上网电价政策的国家、省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