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纪实文学作家的视角对“9·11”之后处于非常时期的美国,作了生动、翔实又充满细节、花絮的记述,又对“9·11”之后的美国和世界格局做了分析。
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发表诗作,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至今,《十万个为什么》总印数已超过一亿册。*要新著有:“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毛与》,客观反映了中国党的发展历程;《反右派始末》,全面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兴衰》、《*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陈伯达传》,真实反映了中国十年“”;《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全景式地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此外,还有长篇自传《追寻历史——我的写作生涯》、《用事实说话一我的釆访手记》,《陈云之路》、《中央一支笔一胡乔木传》、《傅雷与傅聪》、《追寻彭加木》、《飞天梦一目击中国航天秘史》等。作品曾获奖80佘次。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之“佳传记文学家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12月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5年10月获“中国当代传记文学作家奖”。
前言
一、非常时刻飞往美国
布什总统前来上海的时候
旧金山也紧张起来
平静小岛出现可疑“白色粉末”
“西普洛”成了赴美佳礼品
赴美机票“行情”的变化
忽传纽约发生惊人空难
在浦东机场遭遇开箱检查
毕生难忘的风险飞行
二、非常时期的旧金山
处处飘扬星条旗
纽约空难扑朔迷离
美国的新课题——“本土防卫”
“穷国”威胁着美国
挥之不去的“冷血杀手”
忙中添乱的恶作剧
橡胶手套和防毒面具成了时尚
追踪炭疽元凶茫无头绪
重温珍珠港事件
阴沉的感恩节
美籍“神学士”成了旧金山“名人”
三、飞往“重灾区”纽约
空前严格的机场检查
向阿拉伯人投来异样目光
轻装夜航纽约
我特意住在世贸大厦附近
十个月前我登上世贸大厦
站在世贸中心废墟前
美国悲惨的一天
五角大楼遭到重创
“弱势总统”经受考验
堂妹送我“9·12”珍贵报纸
世贸大厦倒坍威胁地铁
他只剩一把世贸房门钥匙
她抢拍了世贸遭袭照片
消防员和市长成了浴火凤凰
世贸大厦设计师哭了
中央情报局遭到猛烈抨击
劫机罪犯浮出水面
“9·11”知多少?
保险公司焦头烂额
熊市统治华尔街
总台叹旅馆业清冷
美国历史学家一*谈
飞离“重灾区”纽约
四、惶恐的西雅图和温哥华
西雅图差一点血肉横飞
拉丹是西雅图爆炸案*谋
亲历加拿大签证
本·拉丹要把加拿大当跳板
进入加拿大之后
北美花都温哥华
渗淡的加拿大旅游业
五、反思“9·11”
拉丹:魔鬼还是英雄?
聚焦多难之国阿富汗
探索“9·11”事件原因
恐怖*义的三大特点
拉丹的宣传战和心理战
“9·11”*谋的证据之争
美国的反恐策略
大象与老鼠之战——非对称战争
出兵阿富汗的决策过程
“无限正义行动”打击
拉丹生死之谜
布什奉行单边*义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是是非非摩天楼
非常时期的非常心态
美俄关系“阴转晴”
中美关系一波三折
布什从“弱势”走强
下一步:打击“邪恶轴心”
布什总统前来上海的时候
2001年9月11日,美国突然爆发“9·11”事件,使我深为震惊。因为就在八个多月前的2001年1月,我曾经登上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也曾经前往华盛顿的五角大楼。
理所当然,作为中国的纪实文学作家,我关注着太平洋彼岸正处于恐怖*义阴影之中的美国。
在这历史的非常时刻,在美国发生“9·11”事件之后一个多月,我准备再一次前往美国,采访“受伤的美国”。
2001年10月19日下午,我和妻“打的”前往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办理签证手续。
这天正值周末,下午原本是上海行车拥挤的时候,今日却一反常态,一路上畅通无阻。路上不见一辆货车,只有轿车与公共汽车。马路格外整洁,不见一片纸屑。街头,鲜花与警察都比平日明显增多。天气也帮忙,秋高气爽,阳光灿烂,蓝天上飘着一朵朵纤巧的秋云。
对于上海来说,这天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APEC峰会正在这座东方大城举行。美国总统布什在昨日傍晚六时,从美国飞抵上海浦东机场,踏上中国的红地毯。这是布什总统次访华,也是美国爆发“9·11”事件之后布什总统的次出访。
布什总统的到来,使上海的安全警卫工作紧张到了极点,两万名警察扼守要津,待机而动。因为本·拉丹从阿富汗发出警告,声称号目标就是美国总统布什。不言而喻,中国方面把保证布什总统的安全作为重要任务。
原本中国方面要安排布什总统下榻上海高楼、世界第三高楼——浦东的金茂大厦。然而,在“9·11”事件中,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世贸中心姐妹大楼轰然倒塌,使美方觉得“高处不胜寒”。新建的金茂大厦虽然如云中仙阁,但在美方看来毕竟缺乏安全感。
据说,美方曾经建议布什总统住在游弋于上海附近海域的美国军舰上。且不说在军舰上住宿条件比不上五星级宾馆,而且军舰也并不安全,何况让一国总统住在军舰上也太丢中国的面子。
也曾经考虑让布什总统住上海的别墅。中国方面曾提议让布什总统住上海西郊宾馆,那是毛、邓来上海时常住的地方,也是英国女王曾经下榻之处。那里不高,也就不那么“寒”。不过,如果恐怖分子驾机像撞击华盛顿五角大楼那样俯冲攻击,自然是防不胜防。何况那里离上海虹桥机场不远,飞机起降十分频繁。
后,双方还是商定,布什总统下榻于上海南京西路五星级的波特曼酒店。那里不高也不矮,处于闹市之中,相对而言比较安全。
布什总统抵达上海波特曼酒店之后,晚八时多,*即去看望,作礼节性拜访。
19日上午,布什总统前往***下榻的西郊宾馆“睦如居”进行会谈。中午,*设宴招待布什总统……
我恰恰在这个当口上,前往位于上海淮海中路与乌鲁木齐路交叉口的美国领事馆办理签证手续。
由于我去美国,每次都是只住两个月左右——虽然美国领事馆每次都给我半年内多次往返美国的签证,而且入境时都给我半年的居留期。像我这样总是提前回来,有着“良好纪录”的人,再去美国,可以“免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