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是“三言”和“二拍”的合称,即《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奇》的合集,代表了明代对宋元旧篇的整理和拟作新篇的水平,反映出了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zuigao成就。
“三言二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丰富的社会画卷,反映了当时人们在道德、行为、性格、心灵之间的矛盾斗争和冲突,体现了当时的进步思想,是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作者刻意烘托、渲染、突出具有戏剧性的特殊情节,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极高的创作艺术价值。
精选内容:精选备受欢迎的国学书目,内容经典
精良校对:参照quanwei底本来校对内容,文字可靠
精美插图:全书配以精美的古代插图,轻松有趣
宋元“说话”技艺发展到明代后期,由于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兴起,“说话”逐渐被说书所代替,但那些宋元旧篇依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逐渐脱离口头文学而成为书面文学——通俗小说。这时,有不少人整理宋元话本,并模仿创作了很多短篇白话小说。这种小说被称为“拟话本”。拟话本的作品专集很多,但真正能代表明代对宋元旧篇的整理和拟作新篇的水平,反映出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是“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其实是“三言”和“二拍”的合称,即《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集。
“三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也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的开始。“三言”的作者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耳犹、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等,长州(今苏州市)人。他与哥哥冯梦桂、弟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做过贡生,任过知县。清兵入关后,进行抗清宣传,后死于故乡。冯梦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学的创作与整理。除“三言”外,他还增补了长篇小说《平妖传》和《新列国志》,刊行了民歌《挂枝儿》和《山歌》等,改编了戏曲《精忠旗》和《酒家佣》等,创作了传奇《双雄记》《万事足》,其中以编撰《三言》影响最大。其编辑“三言”的目的在于劝谕、警诫、唤醒世人,有明确的社会功能。“三言”每集40篇,包括宋元旧篇、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其后,凌濛初模仿冯梦龙的“三言”创作“二拍”,共两集,每集收录作品40篇。凌濛初(580~1644)明末著名通俗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别号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曾任上海县丞、徐州通判等职;敌视农民起义,曾献《剿寇十策》,后被农民军
所困,呕血而死。作品除“二拍”外,还编有《南音三籁》《国门集》及杂剧剧本《虬髯翁》《北红拂》等20余种,其中以“二拍”最具影响力。“二拍”完全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二拍”的创作成功,标志着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不仅经过冯梦龙的努力完成了由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的过渡,而且经过凌氏的努力实现了由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转变,从而将白话短篇的创作方式引上了常规轨道。“二拍”的出现,开创了文人拟作话本专集的先例,在古代小说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三言”和“二拍”编著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似,故后人常将其合并,称为“三言二拍”。
从影响力上来看,“三言二拍”在通俗文学界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一幅全面反映明代市井生活的风俗画卷,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需要指出的是,“三言二《酒家佣》等,创作了传奇《双雄记》《万事足》,其中以编撰《三言》影响最大。其编辑“三言”的目的在于劝谕、警诫、唤醒世人,有明确的社会功能。“三言”每集40篇,包括宋元旧篇、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其后,凌濛初模仿冯梦龙的“三言”创作“二拍”,共两集,每集收录作品40篇。凌濛初(580~1644)明末著名通俗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别号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曾任上海县丞、徐州通判等职;敌视农民起义,曾献《剿寇十策》,后被农民军所困,呕血而死。作品除“二拍”外,还编有《南音三籁》《国门集》及杂剧剧本《虬髯翁》《北红拂》等20余种,其中以“二拍”最具影响力。“二拍”完全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二拍”的创作成功,标志着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不仅经过冯梦龙的努力完成了由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的过渡,而且经过凌氏的努力实现了由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转变,从而将白话短篇的创作方式引上了常规轨道。“二拍”的出现,开创了文人拟作话本专集的先例,在古代小说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三言”和“二拍”编著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似,故后人常将其合并,称为“三言二拍”。
从影响力上来看,“三言二拍”在通俗文学界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一幅全面反映明代市井生活的风俗画卷,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需要指出的是,“三言二的情节、人物相互对应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反映出中国古代版刻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与继承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这套书版式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明代通俗文学diyi人。生于名门世家,少时即博学多才,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后因科举屡次不中而落破潦倒,长期生活在底层,以教书为生。他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和其蕴含的真挚情感,提倡妇女解放,歌颂忠贞美好的爱情,斥责背信弃义的行为。他在小说中塑造的杜十娘、赵京娘、白娘子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至今为后人津津乐道。尤以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著称,合称“三言”。
喻世明言
第 一 卷/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002
第 二 卷/ 穷马周遭际卖媪………………………………………………021
第 三 卷/ 羊角哀舍命全交…………………………………………………026
第 四 卷/ 众名姬春风吊柳七………………………………………………030
第 五 卷/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036
第 六 卷/ 杨八老越国奇逢…………………………………………………050
第 七 卷/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058
第 八 卷/ 沈小官一鸟害七命………………………………………………062
第 九 卷/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069
第 十 卷/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078
警世通言
第 一 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098
第 二 卷/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104
第 三 卷/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110
第 四 卷/ 拗相公饮恨半山堂………………………………………………118
第 五 卷/ 小夫人金钱赠年少………………………………………………125
第 六 卷/ 玉堂春落难逢夫…………………………………………………132
第 七 卷 / 唐解元一笑姻缘…………………………………………………154
第 八 卷/ 蒋淑真刎颈鸳鸯会………………………………………………161
第 九 卷/ 福禄寿三星度世…………………………………………………167
第 十 卷/ 旌阳宫铁树镇妖…………………………………………………173
醒世恒言
第 一 卷/ 两县令竞义婚孤女………………………………………………210
第 二 卷/ 卖油郎独占花魁…………………………………………………219
第 三 卷/ 大树坡义虎送亲…………………………………………………241
第 四 卷/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249
第 五 卷/ 刘小官雌雄兄弟…………………………………………………262
第 六 卷/ 佛印师四调琴娘…………………………………………………273
第 七 卷/ 赫大卿遗恨鸳鸯绦………………………………………………277
第 八 卷/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293
第 九 卷/ 隋炀帝逸游召谴…………………………………………………301
第 十 卷/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309
初刻拍案惊奇
第 一 卷/ 刘东山夸技顺城门 十八兄奇踪村酒肆… ……………………316
第 二 卷/ 程元玉店肆代偿钱 十一娘云冈纵谭侠… ……………………322
第 三 卷/ 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机中机贾秀才报怨… ……………………330
第 四 卷/ 乌将军一饭必酬 陈大郎三人重会… …………………………342
第 五 卷/ 陶家翁大雨留宾 蒋震卿片言得妇… …………………………350
第 六 卷/ 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 ……………………357
第 七 卷/ 袁尚宝相术动名卿 郑舍人阴功叨世爵… ……………………366
第 八 卷/ 钱多处白丁横带 运退时刺史当艄… …………………………373
第 九 卷/ 何道士因术成奸 周经历因奸破贼… …………………………381
第 十 卷/ 乔势天师禳旱魃 秉诚县令召甘霖… …………………………399
二刻拍案惊奇
第 一 卷/ 青楼市探人踪 红花场假鬼闹… ………………………………408
第 二 卷/ 满少卿饥附饱扬 焦文姬生仇死报… …………………………422
第 三 卷/ 甄监生浪吞秘药 春花婢误泄风情… …………………………434
第 四 卷/ 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续前缘… …………………………444
第 五 卷/ 程朝奉单遇无头妇 王通判双雪不明冤… ……………………453
第 六 卷/ 张福娘一心贞守 朱天锡万里符名… …………………………461
第 七 卷/ 任君用恣乐深闺 杨太尉戏宫馆客… …………………………469
第 八 卷 / 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 …………………………480
第 九 卷/ 两错认莫大姐私奔 再成交杨二郎正本… ……………………489
第 十 卷/ 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 …………………………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