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68 元
丛书名: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 “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当前图书已被 6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钱竞光,宋雅伟 著
- 出版时间:2015/9/1
- ISBN:9787500948568
- 出 版 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R493
- 页码:40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2
- 开本:16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各大医院纷纷筹建康复科,许多高校开设了康复专业。运动是康复的重要手段,运动处方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我国体育院校纷纷开设了运动康复专业,1997年教育部把这个专业统一归并到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中,到目前为止,我国13所独立体育院校,都设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运动康复专门人才。
南京体育学院于1998年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招收运动保健康复方向的本科学生。如何给该专业学生开设一门紧密结合运动训练和运动康复临床实际的生物力学课程,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查阅大量资料、文献,以及网络检索,我们发现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能损伤明显增多,各种突发灾害和事故都会造成严重运动系统的损伤。同时,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劳动方式单一化,疲劳损伤也相应增加。大量伏案工作者、负担过重的大、中、小学生,都成为腰、颈痛的高发人群,加上大量的残疾人群,可以预计仅我国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就有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这给患者造成痛苦,也给社会增加负担,对这样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急需从运动和医学双重角度给出定量分析,从理论和治疗方法上得到满意解决。另外,在体育训练、健身锻炼中,超负荷的运动量、不合理的动作技术都会给运动者造成运动损伤,这对生物力学在运动损伤的防治方面提出新的课题;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的运动疗法和康复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生物力学在运动康复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更加广泛的空间。
而在国内、国际尚未有适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生物力学课程体系,更没有现成的教材,因此,我们根据该专业特点,自己编写了讲义,把运动生物力学、医用生物力学、骨伤科生物力学理论和方法及其在康复临床应用的新成果综合成为一个新的课程体系,从1999年开始,率先在南京体育学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了运动康复生物力学这门新课程,建立了专门运动康复生物力学教学实验室。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教学实践,特别是毕业生从工作岗位上不断反馈的信息,我们反复调整,逐步完善了该课程体系,并且完成了教材编著工作。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第2版)》紧扣运动康复生物力学教学内容,强调通用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进行动作分析、确定医疗方案、选择康复手段、制定运动处方时提供必要的生物力学知识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各大医院纷纷筹建康复科,许多高校开设了康复专业。运动是康复的重要手段,运动处方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我国体育院校纷纷开设了运动康复专业,1997年教育部把这个专业统一归并到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中,到目前为止,我国13所独立体育院校,都设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运动康复专门人才。
南京体育学院于1998年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招收运动保健康复方向的本科学生。如何给该专业学生开设一门紧密结合运动训练和运动康复临床实际的生物力学课程,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查阅大量资料、文献,以及网络检索,我们发现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能损伤明显增多,各种突发灾害和事故都会造成严重运动系统的损伤。同时,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劳动方式单一化,疲劳损伤也相应增加。大量伏案工作者、负担过重的大、中、小学生,都成为腰、颈痛的高发人群,加上大量的残疾人群,可以预计仅我国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就有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这给患者造成痛苦,也给社会增加负担,对这样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急需从运动和医学双重角度给出定量分析,从理论和治疗方法上得到满意解决。另外,在体育训练、健身锻炼中,超负荷的运动量、不合理的动作技术都会给运动者造成运动损伤,这对生物力学在运动损伤的防治方面提出新的课题;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的运动疗法和康复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生物力学在运动康复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更加广泛的空间。
而在国内、国际尚未有适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生物力学课程体系,更没有现成的教材,因此,我们根据该专业特点,自己编写了讲义,把运动生物力学、医用生物力学、骨伤科生物力学理论和方法及其在康复临床应用的最新成果综合成为一个新的课程体系,从1999年开始,率先在南京体育学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了运动康复生物力学这门新课程,建立了专门运动康复生物力学教学实验室。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教学实践,特别是毕业生从工作岗位上不断反馈的信息,我们反复调整,逐步完善了该课程体系,并且完成了教材编著工作。该教材紧扣运动康复生物力学教学内容,强调通用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实验和应用三个部分。理论课程包括(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的概念、定义,介绍学科形成简史,学科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内容;(第二章)主要介绍人体机械运动的生物力学参数和规律;(第三、四、五、六、七、八、九章)主要介绍人体运动系统(包括骨骼、关节、肌肉)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运动对其结构、功能和力学特征的影响。实验部分(第十章)介绍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的主要实验方法,包括影像解析、关节力量、测力平台、压力分布、肌电、生物材料等与人体运动康复有关的数据测量的实验课程。应用部分(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章)介绍该学科理论和原理在运动动作和临床康复动作分析、步态、矫形器、人力轮椅等康复领域的应用。
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进行动作分析、确定医疗方案、选择康复手段、制定运动处方时提供必要的生物力学知识保障。
2004年该课程获得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奖,并且在网络上公布该课程方案(获奖必要条件)。此后,南京医科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借鉴并积极筹备开设这门课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概况
第二节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学科的形成和课程创立
第三节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的任务
第四节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研究与教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第一节 人体运动的运动学参数
第二节 人体运动的动力学参数
第三节 人体运动的静力学参数
第四节 人体转动的力学参数
第五节 人体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和仿真
第三章 骨的生物力学性质与损伤
第一节 骨的载荷、内力和变形
第二节 骨的基本力学性质
第四章 骨的功能适应性
第一节 骨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骨的功能适应性
第三节 骨折治疗原则
第四节 骨的压电效应
第五节 创伤骨科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第五章 运动与骨骼
第一节 骨骼概况
第二节 体育运动对骨的影响
第三节 运动负荷对骨影响的实验研究
第六章 关节生物力学与损伤
第一节 关节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关节生物力学
第三节 人体主要关节的生物力学
第四节 关节创伤
第七章 运动与关节
第一节 关节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体育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第三节 人工关节及其进展
第八章 肌肉、腱和韧带
第一节 肌肉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骨骼肌的结构和收缩学说
第三节 人体软组织的力学性质
第九章 运动与肌肉
第一节 骨骼肌概况
第二节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第三节 体育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第四节 力量训练
第五节 肌肉损伤
第十章 实验方法
第一节 实验概述
第二节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常用实验方法
第三节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实验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 人体运动动作分析
第一节 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
第二节 动作技术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