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拍拖”》面对的是每年十余万的新闻专业应届毕业生。作者陈彦儒是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资深记者,《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拍拖”》字数不多,但都是新闻写作的精华所在,且有许多实际案例,风格幽默诙谐,生动有趣,让学子和新入行的记者们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轻轻松松读完。
陈彦儒,1975年出生,原名陈镜堂,广东兴宁人,广东省作协会员。曾先后任百年老报一一香港《大公报》记者,《珠江晚报》记者,现任中央媒体——“中国新闻社”常驻珠海、中山记者。数年来发表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散文诗等约1 90万字,新闻作品490万字,曾获201 2年广东新闻奖等荣誉。
其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青春》《羊城晚报》、香港《文汇报》《澳门日报》及英国BBC中文网、美国《侨报》《欧洲时报》《澳洲新报》《星岛日报》《联合早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媒体。
已出版有作品集《放牧星群》(2009年)、《白天失踪的少女》(201 5年),散文集《印象兴宁水墨珠海》(2016年)。《白天失踪的少女》获得201 5年首届报业文学奖年度长篇小说大奖。
学会与读者“拍拖”
“百日”市长落马事件与新闻切入点的选择
熟悉虚实之道新闻写作将迈上几级台阶
灾后的珠海
纸媒的明天在哪里?
新闻写作中的闲笔运用之妙
社会新闻打动人心的奥秘:巧妙设置两难问题情境
《三国演义》中探子战报算不算新闻体裁雏形?
华文媒体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外宣稿件的背景和“翻译”
媒体报道的尺度探讨
从笑话想到干篇一律的公众号文章模式
别把慈善题材新闻写成“太监稿”
说说新闻嗅觉(一):巧用逆向思维
说说新闻嗅觉(二):多角度思维运用
记者证考试不能“削足适履”
记者处理稿件的几重境界
要写好新闻通讯先学会向散文等体裁借妆奁
从“段子”关键词想到校媒合作开拓智慧城市商机
在什么背景下使用图解更有力度?
采访手记:噙泪挖掘11岁绝症女童事件
能否给“据了解”一些轮休的机会?
如何写出令读者和总编拍案叫绝的导语
起标题像谈恋爱
从心动一刻想到选题
当你遭遇无从下笔的时候怎么办
怎样才能做到“举重若轻”
第一时间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像鹰隼捕猎般逮住新生事物
像重视求婚流程一样重视采写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