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写亲情的小说,在扭曲里放大人性,描写生活的本质,表现人性的挣扎,灵魂的安放,呈现出中国底层百姓坚韧、善良、多难的光芒。著名作家张炜认为:“《父亲和他的兄弟》是一部长篇小说,但更像一部家人回忆录,因而也更亲切、更朴实。情感都落到了实处,生活也落到了实处,没有任何的突兀和夸张。通篇的文字也是这样踏实安稳,没有刺耳的文艺腔。小说的文字需要这样回归,虚构作品需要这样真切。在事事张扬的网络时代,过于尖叫和大声已经很熟悉了,z后成为不出预料的常态。而我们正读的这部书,却是另一种沉静朴拙的面面貌,也就是chao越了常态的。”本书在未出版之前,一些篇章就作为中短篇小说在一些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出来,2016年10期《中华文学选刊》点评中认为,父亲“这是一个隐忍、克已、宽容、善良的形象,是一个成功而动人的形象,他受够了委屈甚至是侮辱,但他还是以自己的道义和担当支撑起了家庭,也支撑起了不灭的人性光辉。”本书的结构,打破传统的按时间先后的线型叙事,而是每篇围绕一个主题集中写,但整本书的人物不变,主题不变。
赵宏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鲁迅文学院第17届高研班学员、中外散文诗研究会副主席。在《人民文学》《大家》《山花》《北京文学》《上海文学》《飞天》《青年文学》等国内主要刊物发表文学作品400多万字,被《诗选刊》评为“中国z佳诗歌编辑”。曾荣获冰心散文奖、《芳草》文学奖、梁斌小说奖和安徽省政府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出版散文诗集《刃的叙说》《身体周围的光》《窗间人独立》《黑夜里的美人》,散文集《岸边与案边》《梦境与叙事》,长篇小说《隐秘的岁月》,中短篇小说集《被捆绑的人》等10部个人作品集。
第一章 父 亲
第二章 兄 弟
第三章 供销社
第四章 苦鸹命
第五章 伙 牛
第六章 挂 面
第七章 借 钱
第八章 土 地
第九章 下杜村
后记:天下父亲
附:生存焦虑下的亲情旨归
吃完了馍头,父亲开始吃米饭,米饭白白的,卧在瓷缸的底部。因为刚吃过粗食,现在吃起来,却是如此的舒畅,柔软的米饭经过喉咙时,有一种油滑喷香的味道。父亲可以一口气把缸里的饭吃完,但他划了几筷子就停了下来,他把剩下的米饭,倒到一块木板上,用筷子划开,放到太阳下晒,米饭晒干后,再用手搓搓,就成了米粒,放到水里烧开就能吃了。父亲把这些饭干装到袋子里,每过一段时间,就送回家接济奶奶他们。
父亲正在长身体,也是能吃的时候,但父亲坚持省饭。饥饿在父亲的身体里像小偷一样,偷着他的体力,偷着他的精神,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让父亲防不胜防。有时饥饿袭来,父亲只能用手紧紧地抵着肚子,舒缓一下,或大口大口地喝水充饥,反正水是喝不完的,不像粮食那么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