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常识》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百家哲学思想,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经典哲学,也能清晰地感受胡适严谨的治学态度。
		
	
1.内容详尽:从中国古代哲学一直到近代哲学,全都包含在这一本书里。
2.方法独特:胡适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人物、时间、事件都极其考究。
文笔优美:胡适文风平白、思想深入浅出,一直深受读者欢迎。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皆有建树。
第一编   古代哲学
第一讲 哲 学
 一 哲学的定义
 二 哲学与人生
第二讲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一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二 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第三讲 老 子
 一 老子略传
 二 革命家之老子
第四讲 孔 子
 一 孔子略传
 二 孔子的时代
第五讲 墨 子
 一 墨子略传
 二 墨子的哲学方法
 三 三表法
第六讲 杨 朱
第七讲 别 墨
 一 墨辩与别墨
 二 墨学结论
第八讲 庄 子
 一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二 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第九讲 《大学》与《中庸》
第十讲 孟 子
第十一讲 荀 子
 一 荀子
 二 天与性
第十二讲 古代哲学的终局
 一 前三世纪之思潮
 二 所谓法家
 三 古代哲学之中绝
第二编   中古哲学
第一讲 中古时代
第二讲 齐 学
 一 思想混合的趋势
 二 齐学的正统
第三讲 汉之哲学
第四讲 道 家
 一 道家的来源与宗旨
 二 七十年的道家政治
第五讲 儒 家
 一 儒教在汉代被确立为国教考
 二 无为与有为
第六讲 中古第一期的终局
第七讲 佛 教
 一 佛教的输入时期
 二 佛教在中国的演变
 三 禅学的最后时期
第三编   近代哲学
第一讲 近世哲学
第二讲 理学时期
 一 周敦颐
 二 邵雍
 三 程颢
 四 程颐
 五 朱子
第三讲 清代思想史
第四讲 反理学时期
 一 顾炎武
 二 颜元
 三 戴震
 四 吴稚晖